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908章 两个电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8章 两个电话(2 / 2)

这篇散文后来收进他的一本散文集里,还获得过鲁迅文学奖。

他一生从军,文章写的都是自身的经历,很真实,很感人。然而,莫严在一次公开场合发言说,李存保的文章其实算不得散文,没有什么文学性,云云。听得孙朝阳不满,难得地当场就反驳说文无定法,散文的标准一直都比较宽泛。一篇文章,首先要达意,要清晰地传递出自己的理念。至于文学性,不过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着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司马公在写信的时候,只想把事情说清楚,他想过什么文学性吗?

当时,莫严有点下不来台,彼此摇头了事。

听李存保提起往事,孙朝阳也一阵唏嘘,是啊,当年去前线确实有点危险,但那却是自己生命中的华彩,如今想起来,依旧感到无比骄傲。

所以,孙朝阳每次在写自己履历的时候,都会把去前线采风这事写进去。

“老李,你如果要祝贺我,在qq上吼一声就是,为什么要打电话过来,搞得这么正式?”孙朝阳疑惑。

李存保:“对了,达新也获得这次矛盾文学奖,我和他说过你,如果见面,代我问声好,我想你们也能够成为好朋友的。”

“啊,周达新是你哥们儿?”孙朝阳欢喜地问。

李存保:“是同志,私交甚好的同志。”

孙朝阳开玩笑说:“人家是军队高级干部,我见到他恐怕会拘谨。”

“拘谨,你孙朝阳是个会拘谨的人吗?”李存保呵一声:“文人交往,说什么职头衔,没意思。”

没错,李存保和周达新都是军旅作家,军衔还很高。李存保八十年代因为《高山下的花环》大红,后来是总部艺术学院的院长,九十年代的时候挂了一颗将星。周达新和老李是山东老乡,现在也挂了一颗将星。

孙朝阳哈哈一笑:“好吧,见到人,我代你问好。”

本届矛盾文学奖总共有四人获奖,分别是贾平娃的《秦腔》、孙朝阳的《暗算》、迟子见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然后是周达新的《湖光山色》。

这几年,孙朝阳一是年纪大了,有点懒,二是要办文学网站事务繁忙,阅读量越来越少,很多现在当红的出版物都没读过。

所以,来之前,助理就把这期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都买回来,放在孙朝阳案头。

孙总先是看《秦腔》,感觉很对胃口,老贾的水平真不错,就是文字太传统,看起来费劲。接着《额尔古纳河右岸》就给了他当头一棍,这书有点上头,让人脑瓜子嗡嗡地。倒是周达新的《湖光山色》很好看,挺顺。

故事说的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女青年回乡,通过独立自强,开拓进取,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

这个题材在后世或许很老套,但在零零年代却非常新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