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
那黄大人被问得一头冷汗。
他只会说一些大概的方向,至于具体怎么实施,他完全就是一头雾水。
“本官知你们的想法,立了军令状然后去治理流民。一个治理不好,直接抹了脖子跟着流民一起死算了
还能落个好名声,那那些流民呢?朝廷派了不会治理的人过去,什么忙也帮不上!这就是你们的为官之道吗?”
“哼!陛下昨日与我等商量,成立的这家皇家大同书院,就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更好地治理国家。尔等还有何不满?”
杨彪侃侃而谈,听得一旁的董卓差点乐出了声,这老家伙居然这么受用,实在太好了,不用自己打头阵。
“昨日就是陛下和我等在长安街上,看到流民的惨状才萌生的想法,这是圣贤之举,位置居然反对?”
得,这朝堂之上的几个最重要的人物,共同提出的政策,他们这些人反对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陛下,如今的国子监尚且招不满学生,这新成立的皇家大同书院,该去哪里寻找老师和学生啊。”
有人提出了致命的问题。
“这些,太师和陛下也已经考虑到了,昨日就已经派了快马前去召回罢官的大儒卢植大人,以及水镜先生,庞德公等隐士过来充当教习,师资力量不用质疑。
本官闲时也会到书院讲座,蔡邕蔡大人,荀彧荀大人,这些文学名儒也会到学院教书。”
“至于学生,陛下说了,天下学子均可到书院学习,只要通过考试,都能成为书院的学生。”
“万万不可啊陛下,皇家书院岂能让那些寒门子弟进入,这不是有儒圣贤吗?绝对不可以!”
听到杨彪介绍的师资力量,他们都知道这个学院的恐怖,这些人平时可是请都请不来的来,如果能在他们门下学习。那绝对是难得的福气。
他们怎么能容忍那些寒门士子,来占这种便宜?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