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每次去别人家里,看到好玩儿的都会带走。
那时候还没啥坏心思,就是觉得好玩儿。
有时候也会被邻居看到,邻居就想让他放下。
他都放下了,他妈跳出来了。
“他就是个孩子,孩子想要,你就给他呗,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
就这样,男的养成了习惯,到谁家里都要带点儿东西回来。
不出意外的,长大后成了一个职业小偷。
一次偷东西的时候被人发现,惊慌失措之下,把人打死了。
这个男人的怨恨当然是不公平的。
小时候他不懂,那长大了懂了之后为啥不收手呢。
他自已有问题,他妈也有很大的问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种事儿是要从小就告诉孩子,教育孩子的。
小时候宠着,惯着,做什么事儿都无底线的给他兜着。
长大了就不可能是个好人的。
朱吾适要说的,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人性。
人性就是贪婪的,这个贪婪还会无限膨胀,直到碰壁。
要么自已克制住贪婪欲望的膨胀,要么有人帮忙克制。
在朱吾适看来,自已克制是不要想了,太难了。
这个得朱元璋帮忙。
这就是他提到的第三点了,要有考核以及反腐制度。
考核是为了筛选出那些没什么能力的人。
当官这件事,一旦抱着无过就是有功的心态,那就完犊子了。
朱吾适宁愿找一个贪污,但是能给治下百姓造福的官员,也不要那种碌碌无为的人。
反腐这个就更好理解了。
孙悟空还得戴个紧箍咒呢,凡人凭什么就可以很好的约束自已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何定规矩,就要看朱元璋的了。
这个朱吾适帮不了忙。
最多也就是回现代去,把各个朝代,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总结一下,给朱元璋当参考。
他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指手画脚。
大明是朱元璋的大明,他是来享受生活的,不是来跟朱元璋争权夺利的。
朱元璋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陷入了沉思。
朱吾适的话他听进去了。
培养人才,提高待遇,加强考核,反腐倡廉。
这些确实是好办法。
而且是从人性出发的好办法。
问题是,做不到。
也就第二条,提高官员的福利待遇这一点做到了。
在朱吾适的建议下,官员的俸禄一提再提。
别的地方不说,反正应天府是再也没有生活贫困的官员了。
朱元璋发现,自从提高官员的俸禄,这些人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以前上朝的时候,一个个不说愁眉苦脸吧,也从来看不到一丝笑容。
那种感觉就像,机器人。
对,就像他在电影里看到的机器人。
输入什么指令,他们就做什么事儿。
跟机器人不同的是,机器人是呆板的,只能靠指令行事。
他手下的官员不是机器人,他们有自已的想法。
可他们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像机器人呢?
朱元璋还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最后得出的答案是。
他们在害怕。
是的,他手下的官员们在害怕。
害怕做错事受到惩罚。
他们都知道,朱元璋不仅仅固执,他脾气还不好,也足够心狠手辣。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