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斌的提醒,张俊这才冷静下来,此刻北方的炮声已经完全停止了,他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蜀军,立刻慌张了起来,他道:“这,这,这便如何是好?”
王斌此刻道:“大人,这钓鱼城内到处都是山。咱们不如先到城中最高的插旗山上坚守一段时间,说不定等雨停了,军师就会重新攻城,届时我们在下山再里应外合,助大军破城。”
张俊此刻心智已乱,更是急中无智,听到王斌的建议,急忙道:“好好,快向插旗山方向冲杀。”
进入钓鱼城的敢死军此刻也意识道己方已经陷入绝境了,本来就是悍不畏死的华夏在绝境中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这些士兵刀枪并举,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向钓鱼城中最高的山峰,插旗山冲了过去。
杜文宏正在庆幸华夏军撤军的时候,突然接到报告说是华夏军已经潜入了钓鱼城,正在攻打始关门。
杜文宏闻讯大惊失色,亲自率领人马赶往穿城,支援始关门。然而,他带来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已经杀红了眼的华夏军,眼睁睁看着这支队伍逃上了插旗山。杜文宏见自己调动大军竟无法剿灭区区一支华夏军的小部队,不由得怒火中烧,随即指挥大队人马追击张俊等人。
张俊等人且战且走,毕竟他们人数太少,经过大半日的作战已经精疲力竭,损失也是越来越大,最终只有30多人逃生到了插旗山。
插旗山虽说是钓鱼城中的最高峰,但是钓鱼城本身就不大,这座插旗山占地也不大,不过山势险峻,只有一条道路可通山顶,实际上就是一座孤山。由于山顶可以鸟瞰全城,杜文宏就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观察哨所,华夏军闯入钓鱼城的消息,就是这里的士兵报告的。
张俊仰头看向这山峰,这山峰突兀,奇难险峻,实乃是绝地也。不过如今深陷城中,那里又有安全的所在呢。也只有占领这个山峰,据险而守,也许还有一生。
张俊高声喝道:“兄弟们,这插旗山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至所在,如今前有敌军守卫,后有大军追赶,只有跟我冲上山峰,杀了山上的守军,然后据险而守,等待援军,才能的活命。”说罢,他大刀开路,带领众人往山上就爬。
插旗山山路崎岖,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人行进,所以华夏军虽然只有30多人,也被拉成了一字长蛇。
此刻雨势越来越大,落在插旗山上的雨水汇成溪流,沿着山路喷涌而下,让原本坎坷的山路更加难行。
插旗山上的几个士兵虽然能够鸟瞰全城,他们看到了华夏军有30多人往插旗山方向而来,但是他们并不担心,因为这些华夏军身后有数百蜀军在追赶。况且这插旗山山势陡峭,平时一口气爬上来都要累得气喘吁吁,何况今日暴雨如柱,要想上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插旗山顶的几个蜀军,竟然都在草棚中躲雨,并无一人守卫上山的道路。
张俊冲到插旗山顶的时候,发现上山的要道竟然无人守卫,心中暗叫:侥幸。这里若有3-5人拦路,恐怕他们要攻打上山都要费上一番周章的。
张俊四下观看,发现插旗山顶是一片平台,平台之上搭了几间草屋,还有一个二层的木架窝棚,作为观察敌军的了望哨所。
张俊见状急忙对王斌道:“你选10个人守住上山路,休要让追赶的蜀军上山。其余众人跟我搜索山顶的蜀军。”
王斌回道:“大人放心,我定然不放一个蜀军上山。”
驻守插旗山哨所的几个蜀军见华夏军已然攻上了山顶,匆匆忙忙取了兵器前来交战。这倒是让张俊省去了搜寻蜀军的麻烦,张俊带人刀枪并举将那几个守军斩杀殆尽。王斌则在上山的要道之处持刀把守等待蜀军追兵。
也是天意庇佑张俊等人,恰逢天降暴雨,就在他们刚刚占领插旗山顶,准备凭借险要地势与蜀军周旋之际,突然插旗山爆发了“泥石流”,石块与泥水从山上倾泻而下,将唯一的上山之路冲刷得面目全非。
杜文宏率领蜀军紧追不舍。他深知插旗山山势险峻,且仅有一条上山之路,若让张俊等人占据,短时间内确实难以对付这些华夏军。然而,眼见张俊等人顺利冲上山顶,他不由得暗自咒骂山顶上的蜀军防守不力。此时此刻,别无他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沿着山路向上冲锋,决心在这狭窄的山路上与华夏军一决高下。
就在此时,大股泥石流顺着山脊就冲了下来,吓得蜀军魂飞天外。杜文宏此刻也顾不得山上的华夏军了,他扭转身形,抱头就跑。其他士兵亦是如此,蜀军立刻大乱起来,山道本来就狭窄,不少士兵更是相互挤踏丢失了性命。即使没有被挤踏的士兵,那也是跑得快的得了活命,跑得慢的的便被泥石流吞噬。
杜文宏倒是在亲兵的保护下连滚带爬的套到了山脚下,清点了一下人数,竟然损失了200多人!他在看看那条已经被泥石流冲刷的不成样子的的山道,长叹了口气,道:“这些西匪还真是命大。”
此刻他吩咐自己的旗牌官,道:“你带人日夜守卫这里,咱们上不了山,他们也下不了山,不出几日便饿死他们!”
张俊他们借着泥石流的爆发冲断了道路暂时安全了,他们在山顶之上一番搜索,发现山顶上只有2将草房,有些存粮不过也仅仅够七八个人吃3天的存量。如今他们上山顶的有30多人,恐怕勉强够他们吃一天的。
张俊看着这堆粮食,捏呆呆发愣,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此刻王斌走了过来,道:“大人,这便如何是好。”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