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幸好遇见神> 第634章 玉壁之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4章 玉壁之战(上)(2 / 2)

这位韦孝宽的处境也差不多。

韦孝宽出身关中汉人世家,在武川系为主的西魏军队体系中,不是主流。

王思政非常欣赏韦孝宽,也因为圈子相同、处境类似而对其惺惺相惜。

高欢20万东魏大军围住了玉壁城,而玉壁城西魏军守将韦孝宽手上只有军队8000人,另有约3万平民。

但韦孝宽毫不惧怕,反而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

高欢最初的军事意图是围点打援。

他没有大力攻城,而是部署对付西魏援军。

哪知快过去一个月,宇文泰没有向玉壁城派一兵一卒。

宇文泰的做法,有几个原因:

一:宇文泰看穿了高欢的意图,知道派军队前去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二:宇文泰实在抽不出多少人马。

派去的军队少,于事无补。

到处抽调人马,凑齐一支大军,风险太大。

大军去解玉壁城之围,未必有用。

而被抽走军队的地区,一旦遭到东魏、南梁军攻击,或者发生内部叛乱,更加麻烦。

三:过去派王思政守玉壁城,现在由韦孝宽接替,大伙都心照,这是历朝历代传统搞法:让杂牌军顶在最前面。

这种安排下,遇敌来攻时,一般不会考虑派援军。

战事若不利,则弃卒保帅、梯次退防。

一句话,宇文泰做好了玉壁城失陷的准备。

他在蒲坂设置了二级防御圈。

蒲坂对岸的大荔城、崤函古道口的潼关为三级布防区,重兵把守。

宇文泰亲自驻扎大荔城,把守国门。

546年9月,高欢确定宇文泰不会派军队来救玉壁城,自己以玉壁城钓宇文泰的谋划落空,便下令攻城。

高欢的计划是拿下玉壁城,随即向西收复蒲坂,在那里整军后,与黄河对岸大荔城的宇文泰决战。

哪知道,第一天,东魏军2000人第一次试攻,遭受重挫,折损一半。

第二天,东魏军3000人第二轮再攻,又是大败,损兵一千多。

高欢大惊之下,这才开始重视玉壁城的布防和军士素质。

经过调查研究,整理资料,高欢手拿韦孝宽的履历,陷入了沉思。

原来,这位名声不显的并州刺史韦孝宽,虽然官职不高,一直不受重用,甚至被摆在最前线做炮灰,但他的军事履历却非常耀眼。

韦孝宽的第一个老板是北魏名将长孙稚。

韦孝宽20岁时,向朝廷请缨,随长孙稚平定萧宝夤叛乱。他屡立战功,被授国子博士,升华阴太守。

长孙稚一生与河间王元琛命运纠缠,多次拍档却不和,导致军队战事失利,二人几次被朝廷削职。

长孙稚仕途不顺,韦孝宽也受到影响。

韦孝宽的第二个老板是弘农人杨侃。后者把女儿嫁给他,成为其岳父。

而杨侃是孝庄帝元子攸诛杀尔朱荣的重要心腹。

尔朱荣死后,尔朱氏家族反击皇帝元子攸,杨侃被杀死在河桥北中城。

这件事也深深影响到韦孝宽。

后来,韦孝宽与老师长孙稚一道,随皇帝元修西迁长安。

长孙稚受到元修重用,被授太师、录尚书事,封上党王。韦孝宽也被任命为大都督、弘农太守。

宇文泰毒杀元修后,韦孝宽因履历中的元修烙印,与王思政一样,被打入另册。

尽管他具备卓越军事才能,但得不到重用。

宇文泰用韦孝宽守玉壁城,本来是把他当作弃子。

然而这个弃子歪打正着,改变了西魏国命运,对历史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