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左仆射谢举率先反对掺和侯景叛乱。
谢举表示:南梁国土面积是东魏的三倍,但人口只有东魏的2\/3,军队战斗力更是没法比。南梁应该保持与东魏的睦邻友好关系。
其他朝廷大臣几乎都同意谢举的意见。
萧衍有点郁闷。
因为,他前几天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中原地位的刺史、太守们一批一批来到建康,挨个给自己请安。
萧衍觉得,这是上天给自己预示,让自己挥师北上,一统天下。
于是,萧衍一反平常的温和态度,严厉呵斥道:“诸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是根本不考虑为国家开疆拓土了吗?”
这时,中书舍人朱异站出来,慷慨激昂道:“如今侯景归降,正应天意。如果拒绝,会让上天寒心。请陛下不要犹豫,派军增援侯景义士。”
朱异是萧衍的心腹,天天陪着皇帝念佛、下棋。萧衍把自己的梦告诉了他,所以朱异这么说。
萧衍听了朱异的话,龙颜大悦,当即不顾群臣反对,拍板接受侯景投降。
萧衍让朱异起草诏书,封侯景为南梁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
萧衍与宇文泰不同,不是空口许愿,而是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他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统领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率3万大军,立即从义阳进军悬瓠城,再北上接应侯景。
羊鸦仁带着大量粮草辎重,准备送给对方。
……
东魏司徒韩轨率军南下平叛。
但韩轨与侯景共事多年,对后者相当了解。
他认为自己率3万人对付侯景,胜算很小。
于是,他慢慢行军,走了半月才到黄河北岸。
高澄对韩轨很不满,便另命武卫将军元柱领4万人马,日夜兼程渡过黄河,赶往河南。
这时,侯景已经放弃了洛阳、虎牢等地,率4万军队南下投梁,走到颖川附近。
元柱的军队与侯景军在颖川遭遇,双方爆发激战。
元柱军队大败。
此时,韩轨得知元柱军跑到自己前面去了,也下令急行军赶到。
韩轨、元柱合军,一起攻打侯景。
侯景率军退入颖川城内,关上城门拒敌。
元柱、韩轨军包围颖川城并发动猛攻。
侯景知道,自己大队人马没做准备就龟缩进颖川城里,粮草供应是大问题,不可能坚持太久。
南梁羊鸦仁的援军还在悬瓠城,距离颖川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
侯景再次把目光投向西魏。
他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到长安城,递交宇文泰。
在信里,侯景表示愿意奉上东荆州、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座城池,请宇文泰派军解颖川之围。
宇文泰读信后,觉得出兵解颖川之围不是太难,却可得到四座大城池,这笔生意很划算。
谋臣于谨却认为:侯景以奸诈狡猾闻名,信誉度不高,西魏静观其变为上。
宇文泰采纳了于谨的建议,没有答应侯景条件。
时间来到547年6月,高澄已经全面掌控了东魏朝廷,便为高欢发丧。
东魏、西魏、南梁三国局面变得十分微妙。
6月中,一件意外之事引爆了三国混战:西魏荆州刺史王思政出兵颖川。
原来,王思政也收到了侯景的求援信。
他经过分析后,判断认为这是西魏占领东魏河南诸州的良机,宇文泰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王思政在向朝廷送出报告的同时,亲率荆州刺史部的一万多军队开赴颖川,去解侯景之危。
王思政的行动打乱了宇文泰的计划。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