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空中缓缓下坠的两颗信号弹,二公主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心中的绝望瞬间被狂喜取代,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她知道,援兵来了!而且根据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弹使用规则,两颗信号弹同时升空,意味着“援兵在侧,朝信号弹反方向突围”。
她立刻挺直脊背,拔出腰间的佩剑,剑身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着冷冽的寒光,声音虽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全军听令!抛弃所有辎重,朝着信号弹的相反方向前进!”
她所说的“辎重”,主要指粮草、大型攻城器械和组合舟桥装置。这些攻城器械,包括投石机、云梯、冲车在内,都是大宋最早发明使用的组装式器械,用坚韧的钢铁打造,零件可以拆分运输,组装起来也方便。
可也正因如此,它们的重量极大,需要靠马车、战马甚至战象拖拽才能移动,一旦带上这些器械,行军速度会被极大地延缓——在如今的绝境下,速度就是生命,这些东西早已成了累赘。更何况,这些器械的技术早已没有秘密可言,这些年辽、金、西夏等王朝都在争相模仿,就算抛弃,也算不上泄露机密。
二公主下令抛弃所有辎重,就是要丢掉这些笨重的器械和暂时用不上的大量粮食,只让士兵携带身上的干粮和轻便的武器轻装突围。
反正从这里到海边的接应点,正常行军只需三天,若是日夜兼程地急行军,大概两天就能抵达。不过她们此刻前进的方向,并非直接朝向海边——直接前往海边的路线必然有敌军重兵把守,而是沿着海岸向侧面平移,先绕开敌军的主力,再往海边靠拢。
命令迅速传遍全军,士兵们得知要突围,死寂的营地瞬间沸腾起来。他们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纷纷争先恐后地抛弃辎重:
装满粮草的麻袋被随意扔在地上,沉重的投石机零件被拆解后丢在营中,连用来搭建帐篷的支架也被扔得到处都是。有的士兵甚至连沉重的马槊、盾牌都扔了,只揣着几口干粮,空着手赶路——军中很多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还有不少人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了伤,胳膊上、腿上缠着渗血的布条,带着兵器根本走不快,与其因为负重而掉队被敌军俘虏,倒不如先保住性命要紧。
更何况,他们之前接受的战场培训中,有一条核心原则就是“保命优先”——武器没了可以再造,铠甲丢了可以再铸,只要人活着,就有翻盘的机会,其他一切都可以舍弃。
培训手册上写得明明白白:如果身体体能不足以携带兵器、铠甲,就可以直接将其抛弃,不必有任何犹豫。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宋国力雄厚,只要能活着突围出去,朝廷有的是财力给他们重新配置新的装备,甚至比现在的更好。
相比之下,女兵们反而比男兵更有秩序。她们没有像男兵那样慌乱地丢弃物资,而是先快速整理好自已的干粮,将多余的衣物、杂物集中放在一处,然后悄无声息地跟在二公主身后,脚步轻盈却坚定。
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将她们的身影笼罩,只有偶尔踩到枯枝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旷野中格外清晰。二公主走在队伍最前面,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她很清楚,信号弹的光芒虽然带来了希望,却也必然会吸引敌军探马前来查看——敌军一旦发现信号弹,定会加强戒备,而根据宋军信号弹的使用规则,反方向才是他们脱离险境的正确路径,必须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尽快远离这片危险区域。
果然,这一路之上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敌军阻拦,顺利穿过了一片开阔的旷野,进入了一片山谷地带。山谷里长满了齐腰高的茅草,风一吹,茅草便发出“沙沙”的声响,恰好掩盖了队伍行进的动静。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