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一个小沙弥自道旁闪出,双手合十道:“师祖有命,待主爷祭祀过后,请往东林等一叙。”
岳飞问道:“可是慧海大师相邀?”
那小沙弥答道:“正是师祖相邀。”
岳飞点点头,一行人便跟看那小沙弥转上寺中来。
入得寺中,小沙弥将岳飞引至禅房,开厂便见慧海禅师止在榻上闭自打坐。
听得岳飞入内,便宣佛号作插道:“今日喜鹊枝头喧,老柄掐指一算,知有贵客自北地而来,可惜老讷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只能邀王爷来此一叙。”
岳飞连忙将慧海禅师扶住,说道:“上师与岳某至交,不必多礼。
此次复返庐山祭祀父母,本就有意来东林寺,看能否见上师弗面。
恰好上师相邀,岂有不来之理。”
随后二人对坐相谈,岳飞将这些年在塞北诸事一一说与慧海禅师,慧海禅师听后亦是不住点头。
一连数日,岳飞便在寺中与慧海禅师谈佛论禅,最终眼看秋尽,岳飞这才准备启程。
临别之时,慧海禅师笑着问道:“王爷可还记得当年赠老讷之诗否?”
岳飞点点头,吟道:“溢浦庐山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立志扶主室,圣主专师火虏。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宁寄奇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看力修。”
随后叹口气道:“口惜行十浊世,荷处能得这般安宁。
如今看来,岳某便是个劳碌命,归林伴赤松的悠闲,却是难享了。
如今北方平定,岳某便想跃舟海上,住日本诸岛看看。
今日一别,只恐与上师再难相见。
只能日后道人重修金身,以敬我佛。”
慧海禅师闻言笑道:“王爷如大鹏一般,如今大势已成,必定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等山野之僧,便是念上一万年经,又如何能及得上主爷功德之方一。
王爷只需要心存善念,清静修身,又有何处不是修行处呢?”
岳飞听后一楞,随之大笑道:“多谢上师指点,岳某告辞了。”
说罢一催腾下马,带看众人一路向北扬尘而去,只留下慧海禅师最后的那一句佛号于风中渐渐飘散。
(全书完)PS:自已的第一本百万学的小说,有许多的不定,也有许多的想法还写得不尽,但岳飞的故事已然完结,总算给了自已一个交待。
从开始想写英雄人物,挑来选去,最终还是写岳飞,再到后来自己已代入了岳飞的故事之中,感触更是良多。
虽然网络上总有对于岳飞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但人无完人,岳飞亦是如此,可这约毫不影响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代传奇英雄。
至于很多人问为任么一定要在前期走岳飞的旧路,而不是大改特改,甚至是自立为主。
我只能说我们要对民族英雄有一定的敬畏之心,而且时势如此,在整个宋朝大赖败的时期,岳飞以一人之力,实在是难以扭转乾坤。
所以我把岳飞驱逐金人的故敌事放在金熙宗未期,那时金国内乱,名将尽去,又有蒙古诸部不断崛起,实际上当年的大金已经来到国力衰败的阶段,而且再往后的话,便是金世宗完颜雍即位,金国又将进入一个中兴阶段,所以这样似平更符合一些实际。
当然有许多的不足,还是感谢那些能够陪看本书读到现在的读者。
再次感谢大家,待下本书再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