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右扶风薛宏已向朝廷投诚的消息后,左冯翊宋懿连日坐立难安。
长安与左冯翊近在咫尺,骑兵若是奔袭,转瞬即至。
他原本打算暂作坚持,等到王匡开出更优厚的招抚条件,再“勉为其难”归顺朝廷。
谁料一连数日,竟毫无动静。
反倒是一纸开仓放粮的诏令先到了衙门。
宋懿心中不悦,本欲置之不理。
可消息却如野火般传遍全城,百姓议论纷纷,群情踊跃。
饶是他身为左冯翊太守,也再难违逆民意,只得命人清出三成陈粮,于城门处设棚赈济。
日子一日日过去,连武道大会都快接近尾声,王匡那边的招安使者却迟迟未至。
宋懿心中如明镜一般:待武道大会结束,王匡腾出手来,第一个要收拾的,便是他与薛宏这等迟迟未表明立场的地方官员。
必须早做打算。
他正欲修书与薛宏商议对策,不料薛宏的信使竟先一步抵达。
薛宏降了!
竟是马腾亲自入城劝降。
可即便如此,这投的也太快了吧!
那一夜,宋懿辗转难眠。
盛夏热浪翻涌,闷得他汗透重衣。
即便三名小妾在榻旁轮流打扇,也扇不散他心头焦灼。
直至天光将亮,他终于做出决断:降。
不是没想过西逃凉州,也不是没想过据城死守。
可逃去凉州就真有出路么?
至于抵抗……恐怕王匡大军还未兵临城下,自己便要先被城中拥戴王匡的百姓生吞活剥。
算了,降了吧。
念头既定,心中巨石陡然落地。
他伸手揽过身旁三个娇媚侍妾,终于沉沉睡去。
待到真正亲眼见到王匡大军压境之时,宋懿只觉得自己的选择简直再明智不过。
亲卫军黑衣玄甲,虎卫军重铠森严,陷阵军杀气凛冽,并州军骑射精良。
黄忠、于禁、太史慈、周泰、蒋钦、张绣等一众名将簇拥在王匡身后,军容整肃,旌旗蔽空。
更有马超、王凌各率先锋部队,如两把利刃抵在前阵。
整整五万大军,压城欲摧。
宋懿背心沁出冷汗,快步迎出城外,躬身长揖:
“下官宋懿,拜见征西将军!若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