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到他这一代,除了留下一家口碑不错的禄丰糕点铺,还有就是制作各种糕点的老手艺。
吴达仁自豪地声称,他能制作近70种各式糕点。
在这一行,也算是有点名气的老师傅了。
这不,赶上80年代改革开放的热潮。
那时候,似乎做什么生意都能挣钱。
看着周围的人都挣了大钱,吴达仁也不甘心继续守着这点祖传的“小本生意”。
于是,他卖了店铺,又借了些钱,开了现在这家禄丰食品厂。
早几年,禄丰食品厂的生意确实不错。
产品远销周边好几个地市,吴达仁也挣了不少钱。
可这几年,随着进入这一行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特别是西式糕点的工业化生产,本土糕点生意也越发难做了。
这期间,吴达仁不是没有转变过思路。
基本上,市面上流行什么产品,他们厂就跟风生产什么。
可惜,像他这种小厂根本没法跟人家大厂竞争。
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早就变了花样,人家都是靠广告宣传取胜。
电视上打一圈广告,经销商就自己上门来拉货,人家可不稀罕你这种小作坊的产品。
实际上,禄丰食品厂从去年开始就有点举步维艰了。
今年上半年,吴达仁拿出自己东拼西凑的30万,本来打算购入一条方便面生产线搞转型的。
结果,经不住小舅子的忽悠,把钱投入了股市。
“其实,也算不上是被我小舅子骗吧!当时决定转型生产方便面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只能算是背水一搏的尝试。”
“加上看到小舅子从股市里挣了点钱,自己赌徒的心理作祟,就冒冒失失地把钱投入股市去赌。”
“谁能想到自己运气会这么背,直接重仓了一支问题股,一下子就把本金给折了个七七八八......”
回忆起当时自己意气风发进入股市的场景,吴达仁说不出的后悔。
于此同时,吴达仁也少了个亲戚。
那个坑货小舅子,吴达仁是一辈子也不想往来了。
苏启哲表情古怪,好奇问道:“吴老板,你重仓的,该不会是那只界珑实业股票吧?”
事后,苏启哲通过苏美娜了解了一下情况。
股票解禁后,界珑实业的股价直接跌到了8块多。
至今,还没涨回到10块呢!
买了这支股票的投资者,基本上都亏死了。
吴达仁能一下子亏这么多本钱,苏启哲能想到的也就界珑实业了。
“是啊,苏老板你也买了这支股票吗?你什么价位接的盘?我是27块6毛买入的,刚开始买的时候还涨了好几块钱,都怪我自己贪心,没有及时卖出.....”
吴达仁还以为苏启哲跟他一样踩了同样的“坑”,居然有性子聊起了“亏钱心得”。
“这支妖股有点邪门,我当时没敢买。”苏启哲撒了个小慌。
话说回来,苏启哲创业的启动资金,说不定还有吴达仁的一份贡献呢!
这个时候,就别刺激人家了。
苏启哲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吴老板你给的报价是54万,这个价格相对于同类型的土地出让价格无疑是偏低了,能告知一下是为什么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