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人家走的是特殊审批通道。
再比如,你出口企业要大额存款。
只要打个电话,人家银行直接派车、派人上门服务了,压根不用你跑。
像这类能够创汇的出口企业,碰到需要资金周转或者扩大生产时,还有一定额度的专项扶持资金,免息那种。
其他政策还有一些,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胡维斌好奇问道:“苏老板,我记得您名下的鸿运饮料没有出口业务啊?”
苏启哲解释道:“我名下还有一家进出口公司,注册地在宁港城,目前有一部分出口业务。”
听到企业在外省,胡维斌就没有继续纠缠苏启哲了。
给外省的兄弟分行揽业务,这功劳也算不到他胡维斌头上。
胡维斌叫了两个熟悉外币的柜员进来,专门清点苏启哲带来的美金现钞。
此时,苏启哲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三叔在密鲁那边的生意开展得不错,每个月需求的货物量都在不断增加。
这些出口的商品里,又以衣服、鞋子、帽这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最大。
都是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没啥技术含量。
把生产设备安装上,招够普工就能开产。
普通工厂挣不到这钱,不过是因为他们没用海外订单而已。
与其让别的工厂挣一道,还不如自己开工厂生产。
一家年赚100万美金的企业和一家年赚100万美金且能提供150个岗位的企业,在政府眼中的含金量可不一样。
差距不仅仅是因为多提供了150个劳动岗位,无形中还促进了经济流通。
毕竟,你一个人(老板)的消费能力和151个人(老板+员工)的消费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笔账,上面施政的官头头们算得清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点,苏启哲带来的外币全部清点完毕。
胡维斌拿着两本存折过来,说道:“苏老板,按照您的吩咐留了7000美元的外币在账上,帮您开了一个外币账户专门存着。剩下钱按照今天的汇率兑换成了人民币,都存入您的本币账户里面了,您清点一下。”
按照计划,苏启哲7月份要去老米那边开签售会。
虽说纸皮书出版公司会承担苏启哲的往返机票和住宿费,但还是要预留一点外币在身上。
出国一趟,总会碰到要花钱的地方。
再说了,到时候苏启哲还要带着苏茂隆和陈学兵一起去,人家可没有包两人的差旅费。
苏启哲简单检查了一下存折里的存款余额,确认无误后就提出了告辞。
胡维斌又亲自将苏启哲送出了支行。
见到苏启哲出来,在支行外等候的陈学兵迎了上来。
苏启哲交代道:“学兵,你明天抽空回一趟老家,先去宁港城找我堂弟茂隆,然后你俩再回老家派出所,把咱们三的护照给办了。”
这年头办证多容易,花点钱就能把事情给办了,都不用苏启哲本人到场。
陈学兵询问道:“老板,我回去了,那你这边不就没人用了吗?”
苏启哲道:“就几天而已,不打紧。”
苏启哲平时也不会去什么三教九流的地方,缺陈学兵这个保镖和跑腿的几天确实不打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