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启哲记得原来厂里的职工有一百多人。
看样子,黄树斌还是清理了一部分。
实际上,以厂里现在的产能,有个40来人就够用了。
留下这么多,还是苏启哲特意交代的结果。
苏启哲对瓶装奶茶的市场前景很有信心,众享饮料扩产就在这一两个月内。
现在多储备点人,也不过多支付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
有人手储备,总比临时扩产时手忙脚乱招人要好。
苏启哲看向张鹤延,问道:“销售情况怎么样?”
工厂这边只负责生产和仓储,销售还是放在总公司这边。
张鹤延道:“按照老板您制定的经销策略,我们初步跟魔都、浙省、苏省、江省、安省等省份的11家经销商达成了合作,他们累计已经拉走了2100吨的饮料。另外,我们还跟部分商店和超市达成了合作,将饮料放在他们的柜台试卖......”
销售渠道这方面,鸿运饮料是弱项。
但是,苏启哲脑子里有的是后世的销售手段。
为了打开销路,苏启哲为下级经销商提供了非常优惠的供销策略。
经销商只要支付百分之20的货款作为订金,就可以先把货拉回去卖。
货卖出后,经销商再跟鸿运饮料结算尾款。
货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只要是没有破损的饮料,你运回来我原价回收。
相当于,经销商只是承当了运费而已。
在鸿运饮料持续不断的宣传推广下,“伯爵奶茶”这个饮料品牌在周边省份还是拥有不小知名度的。
加上这么优惠的供货政策,以及价格优势,哪怕最谨慎的经销商也要拉几十吨货回去试着卖卖。
以1995年这个时间点来说,面对经销商这么“弱势”的,只有鸿运饮料一家。
苏启哲倒不觉得丢人,只要初期能打开销路就行。
一旦伯爵奶茶在饮料市场站稳脚跟,到时候就是轮到他们鸿运饮料强势了。
就比如统一、可口可乐、健力宝这些大品牌,旺季的时候经销商要走关系才能拿到饮料配额。
并且,还要捆绑一些其他不好卖的饮料种类。
人家能这么强势,那是因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效应好这些优势。
鸿运饮料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丁”,要想打破这些大品牌制霸的格局,就得不走寻常路。
说难听点,鸿运饮料就是要成为饮料市场的“搅局者”。
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国内饮料市场怕是会风起云涌。
现在,就静等市场的反应了。
随后,苏启哲这位老板代表公司,对厂里员工进行了节日慰问。
节日慰问品是每人4个月饼,外加2瓶1.25升的奶茶。
对于拿自家生产的奶茶饮料作为节日福利发给员工,苏启哲那是算得明明白白的。
首先一个,本来就不值多少钱。
其次,还能达到宣传的效果。
你想啊,中秋佳节一帮亲人、朋友团聚。
饭桌上觥筹交错,小朋友和年轻人喝了奶茶,立马就能发展一批潜在消费者。
多划算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