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问:“你这具假身,是怎么捏出来的?”
他回答说:“利用0-04,通过智慧神权虚构出来的欺诈。其实是不存在的。一旦被高位格的大罗金仙发觉,就会立即消失。”
“原来如此。”
潘蒂娅再无疑问,一行人拔刀向东,在蒂娜强势带队下,一路斩妖除魔,很快便成为盂兰盆会上众仙眼中的新星。
就在会上众仙的注意力,全都聚焦在自家弟子身上时,一位满脸笑容的打赌僧人,看了一眼会场,悄悄走到灵山之后。
梵净圣人等候多时。
“弟子慈氏,见过二师尊。”笑口僧人恭敬行礼。
梵净圣人望着西牛贺洲以西,那混沌无际的黑暗,说:“你所思的确不差,天机正如太一圣人所言,揭示西方大兴之机缘。”
“你在东土的事情办的如何?我在灵山都听到,南赡部洲西昆仑以东的五大人国,皆在传颂【东来佛祖】之尊名。”
笑口僧人说:“二师尊明鉴,弟子区区大罗金仙,不过是借了两位师尊的圣人之威,才在东土稍有善名。”
“所做一切,均是为我灵山。”
梵净圣人不置可否。
众弟子中他唯一看不透的,便是这位灵山开宗大弟子——笑和尚慈氏。
也不明白,他究竟是如何在太一显露之前,得知有这位圣人的存在。
“罢了。”
梵净圣人摆摆手,没有深究,区区大罗,即使再聪明,也掀不起什么花样,这是他作为天柱圣人的底气所在。
“说说看,你的下一步动作。”他问。
笑口僧人说:“回二老爷。东土之事弟子已经安排好,会有白莲社带领穷苦百姓反抗,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势。”
“白莲?”梵净圣人的目光,落在灵山宝池的朵朵白莲之上。
“回二老爷。”
笑口僧人解释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天际语言的大势,自然应当归我灵山,如果被人抢占天机,我西方大兴怕是要延迟百年。”
梵净圣人没有说话。
笑口僧人继续说:“随着人族的壮大,五大人国与鸿道中洲的各大门派,早就因果纠缠、不分彼此,只要五帝开战,就会牵动中洲大战。”
“届时。南赡部洲必将掀起大乱,只有乱,才是我灵山进步的阶梯。只有乱,才能将三教拉下水,其中最容易乱的便是截教。”
“要让通天教主和他的截教,站到女娲娘娘与人族对立面去。”
“只有女娲娘娘与人族支持,扶立天庭的计划才能进行下去,然后便是肢解截教仙朝,壮大我灵山气运!”
“算算时间……”笑口僧人自信一笑,“此时此刻,东土五国应该已经战乱,猜疑链会将五帝拖入无尽的黑暗森林。”
猜疑链,黑暗森林?
梵净圣人发现,这位大弟子总是爱用一些新奇的词汇,倒是和那位太一圣人有着相同的叙事逻辑。
“很好。”
梵净圣人说:“若果真按照你预想的那般,这灵山的未来,我和师兄自会放心交给你,让你做真正的东来佛祖!”
“谢二老爷。”
笑口僧人又说:“但还有最后一样,灵山想要彻底压过三教,成为天庭唯一的主宰,还需要截取一位大道之子。”
“谁?”梵净圣人问。
笑口僧人严肃地说:“第四位人皇,第六位大帝,此间人族气运所在——【人皇大帝】!要引渡这位人之子,坐上大日如来的莲台!”
“尊人之子,以霸令荒古!”
梵净圣人沉默,半晌,点头称:“善!”
“人皇大帝……自当归我灵山!”
……
“人皇大帝?”
女娲听到这个称谓,本能泛起一丝困惑,皇便是皇,帝便是帝,未来的人族会诞生一位皇与帝的大成圣尊?
“是的。”
面对女娲,苏牧也不避讳,明牌说:“青华这次从天外天来,就是为了寻找我尚未出生的师父,当下世界的【人皇大帝】。”
无论是出身人族,还是绝地天通、神人分界,老师的作为都是绝对符合女娲娘娘的立场,因此不需要任何避讳。
“你的师尊?”女娲惊讶。
圣人之师?
苏牧微微纠正,说:“娘娘。是师‘父’,不止是师尊。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因意外不得不离开,老师陪伴了我的童年。”
“他的未来,何种高度?”女娲好奇地问。
苏牧说:“就当前世界而言,绝对在我之上!”
“第八位圣人?!”
女娲的声音竟也带着一丝颤音,但不是恐惧,而是极度的喜悦。
如果人族一脉有三位圣人,将会成为五部洲唯一的主宰!
苏牧觉得,老师在荒古的地位,应当还在圣人之上,但毕竟没有见过,也就没有强调。
“可是。”
女娲很快意识到不对,说:“天柱有且仅有三尊,你属于天外天,不在三支柱之列,但你师父是五部洲人,他若成圣……”
“那岂不是有一根天柱,要随之倾倒?天岂不是要……塌陷?!”
苏牧奇怪地问:“娘娘。您不是会补天吗?”
“补天?”
女娲歪着脑袋,满眼困惑,问:“补什么天?天地本不全,何来补天一说。难道!你说的是未来之事?”
“没有吗?”
苏牧当即说:“据青华后世的神话传说叙事,上古大神共工撞到天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裂,是您炼制五色石补上天缺。”
女娲听完,摇摇头,说:“你说的事,暂时还未发生。五部洲的天,有多处缺漏,因此才有圣人降世,支柱天穹,庇护生灵。”
“你还记得,这个共工,为什么要撞到天柱不周山吗?”她问。
“这……”
苏牧一时竟不清楚,说:“我只记得,神话记载共工争夺帝位失败,一怒之下才撞塌天柱,具体的倒不是很清楚。”
此时。
道音传来。
“昔者,共工与高阳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1
“然否?”那人问。
苏牧一惊,只见四周星转斗移、日月换天,一位古拙的中年男子,踏着太极八卦,满脸笑意的出现在他面前。
女娲当即一礼,称:“兄长。”
他是,伏羲!
苏牧赶紧跟着一礼。
“不用客气。”
人皇伏羲上前,温声说:“青华。你来的比八卦推演的要早,想来是黎明尘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啊?
苏牧深吸一口气,这你也知道?
……
……
1,典出《淮南子·天文训》。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