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 第981章 归墟屯 唯一的守门人 却又不是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1章 归墟屯 唯一的守门人 却又不是唯一(1 / 2)

就在同一秒,全球七十三个不同地点,同时发生了无法解释的共振现象。

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x-1937”的民俗展区中,

一块从未展出过的黑色石板突然升温至47摄氏度,表面浮现出与长白山符文完全一致的纹路。

安保系统记录显示:

当时展柜内并无电流输入,且石板本身不含任何放射性物质。

墨西哥城一处贫民窟的教堂地下室,一位神父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一本19世纪的传教日志。

最后一页用拉丁文写着:

“caporta.ctosnascitursoniis.”(门未关闭。守门人,生于梦中。)

而在日志夹层中,藏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青铜铃铛,

铃舌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轻轻摆动了一下……

南极科考站,电脑语音识别系统捕捉到一段来自极地风噪的异常信号。

经频谱分析后,研究人员惊骇地发现:

这段风声,竟与人类婴儿啼哭的频率完美重合!

而更诡异的是,若将哭声倒放,并叠加摩斯电码节奏,会还原成一句中文,

“奶奶,我回来了。”

网络世界,“归墟档案”论坛的访问量在十分钟内突破百万。

新帖子如雪崩般涌现:

【我在云南长大,昨夜梦见一个老妇人对我说:

“你姓‘无’,名‘忆’,你是第七回响。”

醒来发现枕头下压着一片青铜碎片,边缘锋利如刀。】

【我家祖传一口老钟,从不允许敲响。昨晚它自己响了三声。

我爸当场昏厥,醒来只说了一句,

“门要醒了……贾家的孩子没死。”】

【有没有人注意到?所有梦见铃声的人,出生日期都落在农历七月十四到十八之间?

我查了“归墟屯”可能存在的经纬度,那片区域在1958年曾发生过一次“气象异常”,官方记录空白。】

一名匿名用户上传了一段音频,标题为《守门人之歌》。

没有人能听懂歌词,语言学家鉴定为

“混合了满语、古羌语、西夏文音节及未知语素的合成语音”。

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听过这段音频的人都报告了相同的梦境,

雪,火,黑门,铃响,以及一个背影……

那人站在风雪中,正缓缓转身。

有人评论,

“他不是在回头看我们……他是在确认我们是否还记得他?”

长白山脚下,一辆破旧的长途客车缓缓停下。

贾方圆坐在副驾驶位,窗外是熟悉又陌生的村镇。

炊烟袅袅,孩童嬉闹,仿佛二十年前那场大火从未发生!

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边抽烟一边闲聊,

“你真是从山顶下来的?听说那地方邪乎,雪从来不化,晚上还能听见铃声。”

贾方圆微笑,

“你也听说过铃声?”

“小时候听我奶说过。”司机吐了个烟圈,

“她说咱们这村子原本叫‘归墟屯’,后来改了名。

她还说,每逢大雪封山,就得在家门口挂个铃铛,不然‘东西’会顺着脚印找进来。”

“那你挂吗?”贾方圆问。

司机愣了一下,忽然笑得有些尴尬,

“早不信这些了……不过我妈还在挂,每年都挂。”

贾方圆点点头,推门下车。

寒风吹起他的衣角,铃铛在袖中轻响一声。

他知道,这场传承早已不再依赖一人一命。

它已化作千万个家庭口耳相传的“迷信”,千万个孩子半夜惊醒的“噩梦”,千万次人们面对古老器物时莫名的心悸。

这才是真正的封印,不是以血肉镇压,而是以记忆延续!

只要还有人做梦,只要还有人讲述,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阳台上举起青铜铃铛,

轻声问,“我梦见的那个人……是谁?”

门,就永远不会开,而他,就可以继续前行。

去下一个梦见铃声的地方,去成为下一个梦!

铃声渐远,雪原之上,朝阳初升。

那株从血印中长出的新芽,在光芒中舒展叶片,泛出淡淡的青铜色泽。

仿佛,它本就属于另一个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