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崛起从乱民开始> 第124章 篡我大周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篡我大周者(1 / 1)

夜里,城内又出现叛乱,街道路口出现士兵,百姓被赶回家,全城实行戒严,望着街上往来的士兵,百姓再次记起前不久的柴磬叛乱,而这次据说是李峰遇刺,发生在靖王府,这让百姓非常担心,若是李峰一死,底下的兵痞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最后遭殃的还是百姓。

百姓担忧的是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但大户人家担心的是自己产业会不会受到影响,影响他们的收成,而那些世家考虑的是今晚的结果,关系着他们今后如何站队。

靖王府一面围墙被破开,原来梁刚见王府大门结实,一时间难以攻破,另寻他法,见围墙不似城墙坚固高大,于是,命人取来撞木,一面直接撞击,一面命人吸引府里的注意力,低矮的围墙几下就被撞裂,梁刚一见,两眼发亮,急命动作快点,最终把围墙弄倒,梁刚亲自带队杀敌。

李峰也从里杀出,靖王等人被一网打尽,只可惜不见娜依这位女刺客,当晚,李峰让人拿下所有人,经过一番拷打逼供,查出一些秘密,其中老靖王因惊吓过度,身死,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传出李峰篡夺大周的流言,秦王柴静现身于京师,痛述李峰的罪状,号召四方义士,举义旗,联合起兵讨伐李峰。

响应号召的有益州楚王柴胜、并州赵王柴彦、幽州燕王柴宁、交州淮王柴蓉、秦王柴静、兖州刺史袁林、豫州刺史王嵩、扬州刺史贾士禄、荆州刺史元守忠、冀州刺史曹元彰,青州、徐州也派代表参加,汇聚兵马于京师。

李峰先发制人,派颜良统兵夜袭潼关,斩守将,关闭城门,等待随后而来的讨伐军。

最先赶到潼关的是秦王柴静、并州讨伐军,荆州兵分两路,主力由南阳太守元尚带领两万兵马,与柴静等人汇合,然后遣偏师是南郡太守元荥的八千人,沿丹水北上攻打武关,可惜武关守将事先察觉,没让元荥得手。

潼关内,颜良见讨伐军新到,立足未稳,兵困马乏,于是,在副将高览的建议下,由高览带骑兵夜袭大营,若得手,颜良再尽出关内大军,直捣黄龙,若不成,颜良则是出手救援,待二人商议完后,夜里,高览等人纷纷口衔木、马蹄用布裹足,静悄悄地靠近大营,见敌警惕松懈,立刻上马出击,先声夺人,旗开得胜,讨伐大军军心动摇,营内混乱,高览一刀斩下一将,见时机成熟,命人发信号,颜良引军前来,仓促之间,南阳太守元尚及副将被颜良斩落马下,并州军先锋林虎见颜良勇不可当,不敢上前,灰溜溜地逃跑,柴静等人见机不妙,匆匆逃跑,害得底下人群龙无首,只能缴械投降,一夜之间,颜良斩获不少,降兵数千,辎重无数。

待柴彦、柴宁二人领军来到,这两人一见面便剑拔弩张,要动起手,幸好被慕容冲、贾士林等人劝住,这两人才作罢,等柴静逃回来后,又被柴彦讥讽,羞得柴静惭愧。

柴宁见自家亲兄弟被柴彦如此羞辱,再次暴怒,正欲要拔剑,还是被众人劝住,柴彦见状,直接告退,当晚领军撤回并州,这让众人大惊失色,还没开始,便已经有人擅自撤离。

等到袁林、王嵩二人抵达,听闻柴彦之事,脸色微变,但为时已晚,慕容冲与贾士林设宴款待众人,在宴席上,贾士林安排人故意提出要选盟主,只是,在旁人眼里,不过是走个过场,结果居然有人提议让远在京师的柴林为盟主,令柴宁、慕容冲二人大为不满。

只是贾士林早有预谋,出人意料的是,远在益州柴胜、交州淮王柴蓉都支持,袁林、王嵩当场表态,就连柴宁的亲弟弟柴静也同意,没办法,经过一阵商讨,慕容冲也安抚外甥,心里开始有别的打算。

贾士林代柴林行使盟主的权力,决定分兵,让柴宁的幽州军、青州军和徐州军先打头阵,夺取潼关。

尽管柴宁多不愿意,但还是接受,任谁都看出来,贾士林等人是想推他去跟李峰对耗兵力,同时也想暗地里算计自己手下猛将慕容焯。

青州东莱都尉马泰对李峰凉州军早有所闻,一直想会一会,见贾士林下令后,心生想夺头功,于是,命从弟马岚代为统军,自己率千余骑先行一步;没曾想马泰到了潼关,于关下搦战,颜良应战,二人于关下斗了七八回合,被颜良劈死,枭首传遍全军,马泰部下一哄而散。

等马岚等部抵达潼关,见兄长首级悬挂于旗杆上,气得要死,不待士兵休息,立即带兵攻城,丝毫不听旁人劝阻,兵败如山倒,马岚逃得一命,却害了徐州都尉陈景、廖选二人战死,徐州军折损过半,也给青、徐二州埋下了怨恨。

柴宁见己方接连战败,士气低落,决定退兵三十里,但途中遇到前来支援的袁林,袁林见柴宁撤兵,心有不解,忙问原因,得知后,本想劝说,可是,忽然后方出现擂鼓声,一直未曾出现的李峰带军杀出,杀得柴宁等人大败。

原来李峰得知讨伐军分兵出击,但想起史书评价颜良性格促狭,虽然骁勇善战但不可独担大任,加上颜良连败对方,李峰怕他骄兵大意,容易中计,于是,催军赶往,正好及时赶到,李峰不等兵马休整,选择主动出击,杀得对方屁滚尿流。

虽李峰初胜对方,但却没有伤及根骨,恐会被对方拖住,于是,得手后就传令回关,让柴宁等人捡回一条命。

驻守武关的主将换为鲁肃,所谓“伏路把关绕子敬”,鲁肃一到,便多次诱敌出击,然后伏兵断其后路,元荥不幸中计,得手下拼死搭救,元荥得以捡回一条命,但手下八千人全被消灭殆尽,狼狈不堪地退回南郡。

除了好消息,也有坏消息,防范益州的高顺、程昱战败,陷阵营全部覆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