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安想到的,正是《1942》那部片子。
片子本身就足够震撼,在缺粮的时候,人能有多卑微,能有多无助,
让后人心惊。
现代社会,已经大机器化生产了,又有袁老培育的良种,让粮食增产不少,
尤其是华夏,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很难缺粮,
人们吃得饱,很多时候,就会造成大量浪费,
很多时候,
许多人的家里,半锅半锅的饭菜被倒掉,
小餐馆里,用餐的人用完的餐桌上,剩下半盘半盘的菜,无人在意,
垃圾桶里,才喝了几口的奶茶饮料被扔在里面,
这些,都是因为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根本不懂得珍惜。
但这世界上,许多人看不到,许多镜头捕捉不到的地方,
还有许多人连最简单的饭菜都吃不到,
不论是国内的贫困山区吃不上饭的可怜小孩,还是国外一些地方面黄肌瘦的成人,
他们都渴望着过上能吃饱饭的生活……
这次的命题,是和环保相关,谈的是珍惜,《1942》就正合适。
而且,《1942》这部电影里,还有樱花侵略者的参与,正合陈时安心意。
盯着白板,陈时安思考了一小会儿,才终于开始敲打键盘。
“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