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刚走到楼梯口,猛地愣了愣。陆秋山提着一个大袋子过来了,一手揽住小朱的肩膀往回走,说:“出去是要买饭吧?别去了,”他掂了掂手里的袋子,“我从所里食堂打来的晚饭。”
走到明丽跟前的时候,他把一袋子水果递了过去。明丽苦笑,“外公刚做完手术,至少十天半个月不能吃水果呢。”
陆秋山也笑,“那就你吃,陪床的人也辛苦,也需要补充营养。”
孟千里笑说:“师兄说得也对。”话没说完,就瞥到楼梯口又上来一个人,小赵。
他穿着件新皮夹克,手里也提着个大袋子。等走近了,孟千里奇怪地问:“你带了什么?”
小赵把袋子里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白斩鸡,油爆虾,盐水鸭,青菱炒毛豆。
孟千里更奇怪了,“你也是从单位食堂带来的?”
小赵摇头,“不是,我下午在郊县一家供货商的厂里看货,这几样菜是他们那里的特色,专门找饭店买的,尝尝吧。”他说完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跟陆秋山撞了个正着。他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微笑。
陆秋山像是没看到那个笑容,不动声色地转过头去跟助理小朱说话。
周晓鸫却笑了,“你们都有心了。海矿所有人勇挑重担,有人解决难题,还有人把事无巨细、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大家团结一心,力往一处使,什么难题都能解决,什么目标都能实现。”
说话间他让小朱把两人带来的饭菜合在一起,招呼大家一起吃饭。
饭后不久陈老醒来,就被推进了病房。明丽留下照顾,周晓鸫又把小朱留下帮忙再买点住院用的东西。其他人就回家了。
孟千里回到所里,门卫小李却告诉他下午有人找他,还在门房等了一阵,晚饭之前走了。
孟千里问怎么不让人进去见见项目组的其他人。小李说:“他没有介绍信,谁敢让他进啊?而且他只说找探采实验室的负责人,具体又说不出找谁。说不定是社会上什么慕名而来的人。”
孟千里点点头,实验室的负责人其实是陈老,但他不常在这里。实验室现在还只有一个项目,所以那人其实是冲着“海牛一号”来的。
“海牛一号”就是深海钻机的名字。关于名字,备选方案有很多,都是组员提出的,但最后拍板的是陈老。孟千里猜测,真正拍板的人大概是明丽,因为其他备选名字都有点土。
孟千里想了想,又问小李那人长什么样。小李双手挥动,形容了一番。孟千里其实只是随口一问,但听了小李的描述,却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但想了半天却也想不起来。
从门房进来,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先回办公室把白天的一堆案头工作补完。然后才捧着一沓书回了宿舍。
最近项目纲领性的工作快完成了,他觉得该把自我充电的事提上日程了。原先猜测自己可能只负责某个子系统的工作,要补的课还不是很多。但陈老把他顶到了组长的位置上,要学的东西就多了,必须对钻机的各个系统知识有全局了解。
从昏暗的楼梯上去,打开门,灯一亮时蓦然有种温馨感随着灯光扑入怀。宿舍有点乱,桌上柜子上都堆满了书。开书店的朋友亲自给他送了两次书,都是关于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方面的。
洗了把脸,他就着一盏台灯开始细细地钻研一本专业书。看书时仿佛沉浸在另一个世界,再抬起头觉得置身在浴缸里,与现实世界隔了一层什么。
但再低头时却有点集中不了精神。孟千里最近几天觉得自己好像忙忘了什么重要的事,这会儿,那感觉又来了。
屋里除了台灯照到的地方都有点昏暗,但窗口的台子却洒了一片清辉。孟千里走到窗前朝外眺望,窗外满月如霜,清辉笼地。又月圆了。
孟千里差点跳起来,他想起那件重要的事了。抬手一看手表,11点38分。再去看桌上的日历,确定了日期就匆匆出了门朝办公室跑。
一路上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进了办公室再看一眼手表,11点41分。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拨通了电话。
电话铃音刚响了两声就接通了。孟千里说:“妈,生日快乐!”他气息不稳,还有点喘。
电话那头笑了,回说:“谢谢你。”
孟千里又说:“对不起,今年忙得差点忘了。”
孟母说:“没事,工作要紧。”
回宿舍的路上孟千里想,也许该去邮电局问下大哥大的费用,不太贵的话用起来到底方便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