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地按着村里人的规矩,在谢老太太生前的衣服箱子里,找出老太太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寿衣寿鞋鞋等等。
又按着风俗帮老太太穿好寿衣,入棺,设灵堂......
村里无人知道谢正良夫妇在宁市哪里,只有谢娇娇知道,但是她却是这个时候唯一主持局面的人。
第二天,天还没亮,肖遥就已离开上合村,赶到乡里赶发往宁市的汽车,按着谢娇娇给的地址找到谢正良一家三口的租住地。
当天下午,赶到宁市,正巧碰上当天是谢天凤与宋建军结婚的日子。
听到消息,除了谢正良有一丝触动外,蔡小环嘴里还忿忿骂着:“真晦气!”
谢天凤更是不敢让宋家知道这件事,她向宋建军介绍肖遥:“这是我妹夫,今天出来办事,正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转过身,求着肖遥不要将老太太过世的消息告诉宋建军,担心宋家父母嫌晦气。
第二天,谢正良找了个借口,让肖遥先走,说他随后就回家。
看到肖遥一个人回来,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按当地风俗,老人去世,灵堂必须要有儿孙跪孝,才能请道公做法事超度亡灵。
而此时的谢家,只有谢娇娇一个孙女跪孝。
当地风俗的说法又是要超度亡灵,必须有儿子有孙子,否则道公不帮做法事,亡灵无法超度至天堂,亡灵只能一直飘荡在人间,无处安身。
谢娇娇为难之际,肖家主动站出来,肖大川甘当谢老太太儿子,肖遥和肖克甘当谢老太太的孙子,跪孝三天三夜。
正常的人家是不会给外姓人跪孝,何况还是去充当儿孙,花钱都没人愿意。
可是谢娇娇想让老太太安息,这是她唯一能报答老太太的机会。
而肖家是为了她,也做出最大的牺牲。
就这样,谢老太太的丧事全程在肖家的配合下,谢娇娇顺利操办。
等了五天,谢正良一家还是未出现。
后来,谢老太太在女儿谢正芳的一声声哀嚎中入土为安。
经历谢老太太去世一事,谢娇娇好像成熟不少,她真切地看到肖家人的真诚与实在。
更加坚定了她要加倍对肖家好,要踏踏实实跟肖遥过一辈子的决心。
谢正芳在办完丧事后第三天离开上合村。
走之前,找到谢娇娇,看着她红肿的双眼,谢娇娇有些心疼:“姑,想开些...”
谢正芳在原主的记忆里很模糊。
原主记事前她已远嫁,五.六年才回来一次,来去匆匆,每次回来都跟蔡小环大打出手。
走的时候总是那句:“娘,等我日子好了,就把你接走。”
谢正芳拉着谢娇娇走到背人处,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东西递给她:“娇娇,这个东西是你的。”
谢娇娇接过东西,是一个银制的长命锁,锁上除了“福”字和“长命百岁”外,锁头处还有一个“蔓”字。
可以清晰地看出“蔓”字不是定制的,而是人为刻上去的。
正疑惑,谢正芳先开口:“娇娇,现在你奶奶已不在,你对你奶奶如此孝顺,也不枉奶奶疼爱你一场。虽然你不是她的亲孙女,但是你做得比亲的强,姑心真疼......”
谢娇娇只当证正芳是伤心过度:“姑,您是伤心过度说胡话了吗?我怎么就不是奶奶的亲孙女儿?从小到大,奶奶是最疼我的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