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院则是家丁们住的地方。这些家丁,出身都不平凡,他们都是由退役军士组成的,警惕性高,武艺高强。保家护院,他们看起来很专业。
全院一共有五十个这样的人来行使保护,无论白昼还是黑夜,都有一班这样的人在周围巡逻,行使着对于府保护的责任。
整个于府,在安全上是安照亲王的规格设计的。有了上次珍珠被人劫走的教训,朝廷把对于家的安全重视程度,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这天,一个胡须花白,但仍腰身挺直的老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于府。
他就是卧龙山石板坡的守墓人赵林。
经过一个多月的徒步旅行,他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京城。
在京里还能看到许多条熟悉的街道,只是物是人非,没有一个面孔是熟悉的,全是冰冷冷的陌生面孔。
由于保密的需要,于虎夫妻没有外出接他,由专门的机构把他送到府里。
于虎夫妇己在院子里等候他多时了,见到赵林被人安全送到,热情地迎了上去,问寒问暖。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叫人看了感动。
珍珠更是像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人一样,迎上去,紧紧抓住老人的手,满眼是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在珍珠的记忆中,赵林并不是印象特别深刻。
那时,卧龙山人才济济,尤其是那些和张信同时代的一些老人,既武艺高强而且人又特别地忠诚,是三公主的精神依托。
他们会定期到公主府上议事,每一个人都对珍珠特别地友好,尤其在她小时候,见面总要逗她一会。
所以,从很小起,包括赵林在内的这一批人,珍珠都认识。
但真正特别熟悉的,也只有张信等少数几个人。
因为张信等几个人在寨上的特别作用,使他们来公主府的时俟更多,见面的次数当然也是其它人不能比拟的,所以对其他人也只是个面熟,并没有特别的了解。
真正对赵林熟悉还是在卧龙山事件之后,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逃避中原,而是留在了卧龙山这苦寒之地,陪伴故去的战友。
他做事有情有义的样子,赢得了于虎夫妻的赞赏,珍珠因此才把他视为了自己的亲人。
他们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夫妻二人对赵林的记忆,还停留在挖宝藏的那一年。
现在看来,比起几年前,赵林的情况有了一定情况的好转。他比上次见到显年轻了,并且还胖了些。
为了表示对这位老人的尊敬,于虎夫妻特地在府里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赵林以身体为由,只是象征性地饮了几口,便不喝了。
珍珠说起童年间的许多往事,当时都有赵林在场。可惜这些感动人的瞬间,赵林似乎失去了记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很尴尬,对此的解释是自己老了,记忆力大幅减退,好些事都记不起来了。即使别人做提醒,做引流,也唤醒不了失去的记忆,为此向于虎夫妇一再表示歉意。
于虎夫妇对此表示理解,岁月如流,一些老人记忆力发生退化很正常,不足为奇。
于虎夫妇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赵林是一个催命鬼,他们夫妻的灾难来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