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疑点之外,于虎还发现了赵林另一处值得怀疑的地方,那就是他感觉现在的赵林,和以前见到的那个多多少少地存在着差异,有点不一样。
这个想法从第一天遇到赵林那刻起,就有了。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
他也不知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反正就是从看到赵林那一刻起,就有这种感觉。
由于没有太确凿的证据,就没跟妻子说。
怕珍珠怪自己,没事找事。
现在,当赵林出现在鼓楼大市场,并且隐瞒自己的去处时,他理所当然地把这件事和自己的怀疑联系在了一起,感觉这问题有点严重。
他开始寻找自己怀疑的证据。
发现疑点不少。
不过都是比较轻微的,一般人不会注意的那种。
认为无论从声音,相貌,个子高低的变化,还是身体的特征,都有些不同。
尤其是气质方面,差别更大。
湖边的那个老人,谈话举止较为平和,眼神温柔。
而现在这个老人,却显得极度焦虑,心神不宁的样子。尤其他的眼神,透露着隐隐的杀气。
这种气息,叫人望而生畏。
赵林在中青年时期,眼神一定很犀利,这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东厂出身的人,都自带杀气,特征明显。
但他已脱离那样的环境多年,再拥有那样的凶悍相,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问珍珠可注意到赵林前后的变化。
珍珠摇了摇头,说感觉这个老人没什么变化,自他小时就这样,至今没啥改变。
并说于虎太敏感了,把平常化的东西,给复杂化了。
于虎听了,无言以对,苦笑着摇摇头。
其实珍珠说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她真没感觉赵林和以前有多大变化。
由此认为丈夫有点神经过敏,所以才把赵林身上细微的缺点,无限地放大,实在不应该。
在她心目中,赵林就是自己的娘家人,理应得到尊重,用这种猜疑的方式对付一个客人,就有点过分了,
弄得于虎十分地尴尬。
见妻子已经很不耐烦了,于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自己再在这上面做文章,可能会招来珍珠的反击。
也就见好就收,在妻子面前再也不提此事了,使事情得以缓和,风波也就这样过去了。
只是暗地里加强了对赵林的监管,几天下来,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以为真是自己神经过敏,警惕性也就松驰了下来。
这样过了有十几天,倒也相安无事。
这天,康熙收到了一份有张信团伙最新情况的通报,他一向对这方面的事很敏感,特别重视,便立即召集于虎进宫,商议对策。
商量的最终结果,是直接派人去核实一下情况。
当然,这是个机密,不能泄露一点信息。因为张信的情报搞的很好,简直无孔不入,一旦泄密,便会前功尽弃。
接受这个任务的人,必须是抓捕张信团伙的核心人员。
而于虎自始至终参与了这件事,无异是执行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
这也是康熙把他找来,商议此事的目的。
可是,这次于虎没有像往常那样爽快地答应,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康熙的意思,此事关系重大,非他不可。可是打内心来说,他又不想接这个差使。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