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个奴才,都不长眼吗?怎的都不知道提醒朕令徐氏起身入座?”皇帝脸上满是和善的微笑,“徐氏,你是有功之人,若当真是被人污蔑,朕必定会还你清白。”
深谙皇帝性子的宁泰长公主心中冷冷一笑。
这话怕是只有不熟悉皇帝的人才信。
宁泰长公主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忍不住深思起来。
皇帝此时急需一把赐死徐氏的刀,为何偏偏这么巧,姜姒就将此事道出?
可宁泰长公主又觉得,姜姒不过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连面圣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怎会将皇帝的心思摸得如此透彻?
她轻轻放下茶杯,微叹一声。
想来只是巧合罢了。
——
姜姒与元纪同座一辆马车。
宫内的御赐马车宽大舒适,元纪只坐在紧挨车门的角落,微低着头,神色淡漠。
姜姒上车后只看了他一眼,也不曾言语。
车内一片寂静,只闻见马车车轴转动的声响。
从皇宫至镇南王府需一刻多钟,约莫过了一刻钟,走过了大半的路程,一直沉默不语的元纪突然出声。
他一张脸生的一副天真单纯的模样,眼中也是一片纯净,像是没有染上污渍的白纸,“云平县主没有什么想问咱家的吗?”
姜姒慢慢睁开眼。
目光触及元纪眼底的纯真,勾唇笑了起来。
“元公公,有些事情自个心中明白便好,何必要问个明白呢,对吗?”
元纪眸底一暗。
他低头,望着一等太监服才有资格绣上的纹饰,片刻后恭敬的抬头道:“县主说的是。”
姜姒又是一笑,重新闭上眼。
元宵灯会那日,裴临寂的“死”让她意识到,这辈子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
姜姒于是兵行险招。
为了隐瞒镇南王与容氏,她甚至离开京都去了河洛。
这几月里,姜姒做了许多事。
其中便有这位元纪公公。
离开京都前,姜姒只是突然想起,上辈子在摄政王府,摄政王有一位亲信,名唤元纪。
元纪深得摄政王信任,姜姒的一应起居都是他照料。
初入摄政王府那些时日她被困在院内不能离开,元纪便时常同她说话。
她才知道,元纪是太监,原本在宫内过的无比艰难,后来不知为何入了摄政王的眼,被他要了过来。
姜姒倒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插手宫中之事,可是这世上,没有银子办不到的事。
她花重金收买了一位宫内总管,暗中帮衬元纪,元纪也果真没有令她失望,寻到了机会便拼命的往上爬。
不过短短五六月,便从宫内人人可欺的太监,爬上了御前太监的位置。
果然,上辈子能入摄政王的眼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