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显吐出一口气,长叹:“这是一件与蔺云毫不相干的案件。”
但这不可能是一件毫不相干、可置身事外的案件。
因为它出现在蔺云写给她的遗书内。
第五肆翻着剪报,认认真真看完,“这个案件我记得,当时闹得很轰动。”
他看向商显。
商显摊摊手,“我还小,没印象,且在国外。”
她没说谎,十五年前,她九岁,确实在国外,在某片热带雨林里。
第五肆:“这件事性质恶劣,闹得很轰动,我记得,国外也有不少报道。”
商显点头,手指从新打印出来的,不同文字的报道上一一划过,“我待的地方,没有网络。”
第五肆闷声笑笑,“我待的地方,也没有网络。”
“你那时候十五岁?”
“十四岁。”
“你待在哪里?”
“乾安精神病院。你在哪儿?”
“某个已经从地球上消失掉的古老部落。”
两人各带探究地互相打量一眼,都不往深处追问。
谁都没做好,以秘密,交换秘密的打算。
这么多的新闻资料,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讲述着同一件骇人听闻的大案。
总结下来,三点关键信息——
一:某犯罪团伙被抓获;
二:卧底警察牺牲;
三:主犯在逃。
再详细的信息,就很难提炼出来。
第五肆将手边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开。
商显看不出他分类的逻辑和依据是什么。
只听见他云淡风轻地解释着:“主流媒体报道的文字,越含糊其辞,代表性质越恶劣,是为避免引发国民恐慌。华国警方向来在信息的筛选上,避重就轻。”
商显作为蔺云未公开的秘密女朋友,有关舆论的危险性,她难免身临其境,被迫体验过。
她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能理解,主要是国外的媒体,太不友好。”
她从枕头媒体的报道,我觉得这部分贴吧的信息,更为详实,但其中几分真,几分假,就很难判断了。”
第五肆一一翻过,详细看完,“大差不差,那时候国内很长时间,吓唬小孩的题材,都来自这个犯罪团伙。”
商显盘腿坐在床上,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看来精神病院的娱乐生活很枯燥。”
第五肆赞同地点头,“所以茶余饭后的谈资,就显得尤其重要。”
他拖来一把椅子,坐好,仔细回忆十五年前,在乾安精神病院的生活,“以下所诉,皆为转述。”
商显眯了眯眼,这人忒谨慎,是不想暴露什么吗?
她将打印纸一卷,做出递话筒的姿势,“您说。”
第五肆深吸一口气,想起那些分裂的笑声,少年时期的战栗感,依旧在心头,浮现得很清晰。
商显挥着纸筒,在他眼前晃了晃,“你怎么还走神了?”
第五肆心神渐定,“没有走神,我只是……在想,从哪里讲起。”
“那是一个跨区域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警方一共抓捕五十七人。”
“这些人流浪于各个城市灯红酒绿的繁华片区,他们暗中观察行人、标记行人,再由专人跟踪、踩点、最后实施绑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