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第111111章 儒家文化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111章 儒家文化发展(1 / 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发展历程跨越数千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创立与初步发展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为核心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其言论由弟子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的基础。

-战国:孟子与荀子的继承发展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发展“仁”为“仁政”,提出“性善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化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主张“性恶论”,强调“礼法并施”,融合了法家思想,为后世儒家与制度结合埋下伏笔。

二、秦汉时期:儒家的官方化

-秦朝:短暂压制

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焚书坑儒”使儒家遭受打击,但并未完全消亡。

-西汉: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结合,形成“新儒学”,并设立太学传授儒家经典,儒家从此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三、魏晋南北朝:儒家与佛道的融合

这一时期战乱频繁,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家地位受到冲击。但儒家通过吸收佛道思想(如玄学对儒学的哲学化改造),为后续发展积累了新的理论资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