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99章 边角料不好干活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边角料不好干活啊(1 / 2)

第二天一大早,陈露阳赶到西南货运编组场。

灰蒙蒙的天底下,铁轨一条条像扭曲的钢蛇伸向远方,冷风裹着煤烟味扑面而来,时不时能听见撬杠撞击车轮的“当啷”声,震得胸口直发闷。

场子里倒出都是穿着蓝布棉袄、头戴棉帽的装卸工。

陈露阳拎着个公文包行走在中间,在一片嘈杂里显得格外突兀。

货场上的一角,几节敞车皮里堆着半人高的钢材捆,十几个工人正戴着棉手套,正弯腰核对号码。

“同志,这地方闲杂人不能进!”

看见陈露阳,值班的调度员马上眉头立刻皱成一条线,伸手一摆,就要把人撵出去。

陈露阳赶紧从包里掏出市经委的批文复印件和工作证,双手递过去,客气道:

“同志您好,我是修理厂的,原本市里给我们批了料,但是前几天分下来的材料被大厂临时抽走了,”

“眼下我们等着开工,我就想来碰碰运气,看看货场这边能不能挤出点零头,给我们解个燃眉之急,您就当帮个忙。”

调度员斜眼扫了扫批文,冷哼一声:

“你们这种厂子哪轮得到在我这儿直接取料?”

“这些全是上头调拨的,有去向、有账面,我瞎挪一根,自己饭碗都丢了。”

陈露阳听到拒绝,脸上笑容没掉,反倒压低声音,往前凑了半步:

“同志,规矩我懂。”

“要不是厂子断料,我也不敢冒昧来打扰。”

“您看要是有散的、没入账的、别人不要的零头,就给我匀两根。真要算账,算在我们修理厂头上。”

调度员根本看都不看他:“算你头上好使啊?”

“真要动了上头分配的货,我饭碗没了,你们厂子也担待不起。”

陈露阳见缝插针,赶紧开口求道:“同志,我不动大票!”

“您就看看有没有那些没入账的、散的、别人嫌麻烦不要的边角料,要是能指给我哪怕一吨半吨,我回去也能撑过这一阵。”

瞧着调度员脸上愈发不耐烦的模样的模样,陈露阳软话求人道:

“同志,我是真没别的法子了。”

“您就当行个方便,帮我指个门路,哪怕是些零头料我拿回去凑合几天,让大家起码能有口饭吃。”

调度员被缠得不耐烦了。

瞧着陈露阳骂也骂不走,赶也赶不掉的样,

调度员眼角往货场另一头瞟了一眼,没好气道:

“库尾那还堆着几捆零头,你要是要,就把能用的挑出来拉走就拉走,拉的时候别惹事,出了事别到我头上来。”

陈露阳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连声道谢。

“太谢谢您了同志!”

“您放心,不该动的我绝不碰,一定不给您添麻烦。”

完,他脚步一快,径直朝库尾走去。

虽然库尾的几捆钢料长短不齐,规格混杂。

但这些毕竟是大厂订的整捆圆钢和板材,材质都是正经的合格货。

尽管然被切剩下了零头、短尺、单支散件,但只要重新下料、改改图纸,依然能派上用场。

跟仓库里专门用来打发人的那些废角料相比,这些“零头”简直就是救命粮。

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当下他不敢耽搁,赶紧打电话把李河他们摇了过来。

大家伙合力,一根根把钢材抬上车。

等车子装好,陈露阳回过身,看了眼仍在值守的调度员。

“同志,今天真是多谢您了。”

陈露阳悄悄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包好烟,塞进调度员的手里。

调度员低头瞅了一眼,没吭声,脸色还是那副冷硬模样。

可手指却飞快一收,把那包烟揣进裤兜,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摆了摆手:

“行了,赶紧走吧,别磨蹭。”

陈露阳乐道:“好嘞同志!”

……

两拨钢材一到位,修理厂的后院和仓库立刻堆得满满当当。

工人们把合适的毛坯和供料按规格挑出来,配上工艺卡和张楠绘制的新图纸,逐一打包好,再分别送往六所生产技校和其余两个作坊。

技校那边一接到原料,马上又热闹起来。

老师分派任务,学生们推着推车,把一捆捆钢料搬进车间。

可刚一拆开包装,现场气氛就变了。

“这料……咋是这样的啊?”

一个学生皱着眉头,蹲下身敲了敲料头,

只听“空咚咚”的声响,在铁皮顶的车间里回荡。

声音发虚,听着就不像实打实的好钢。

“以前那批钢虽然硬点、脆点,好歹能车、能铣。”

“这一批咋软不拉几的,还夹渣?”

“是啊,你看这截面,气孔都能塞下筷子头!”

“这还让咱练?车刀一碰估计都得崩刃儿。”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怨声四起。

几个人围着料堆看,有的用指甲抠,有的拿砂纸一擦,灰白的氧化层就掉了一层,露出坑坑洼洼的料心。

老师脸色也不太好看。

他蹲下身仔细看了几根料头,又拿起一截在掌心里掂了掂分量,沉默了好一阵。

“确实不如上一批。”

可材料的质量虽然变了,但是任务节点是定死的,报表也早交到市经委了。

有问题可以记,但生产不能耽误。

“行了,都别嘀咕了。”

“这料是差点,可差料也得有人干。”

老师板着脸,严肃道:

“别老想着材料问题,先想着怎么把这批料干出来。”

“车刀容易崩,那就改角度、调转速;料太软,那就分段加工,

“好料谁不会车?”

“真正的好工人,就得能啃下硬骨头,对付各种料。”

“要是能把这批料干顺溜,将来不管进厂还是分配到地方厂子,都不怕遇上烂活。”

这话得既软又硬,几个学生低着头,嘴上不敢再多嘀咕。

老师接着分工:

“车工组先挑几根料做试件,实在太软、太脆的先记号,报我登记。”

“铣工、钳工组也别闲着,先把工装校起来,准备待命。”

“到时候看试件成色再决定是换料还是改工序。”

“那要是都报废呢?”有人声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