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的沉默,竟然在杨廷宇开口之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面对众人的目光,贾环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继续保持沉默。
如果继续一言不发,不仅会显得自己不合时宜,甚至可能会被众人视为不合群、不参与集体讨论的人。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也为了不让自己显得格格不入,于是他决定说上几句,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诸位刚刚所发表的言论,确实都各有其道理所在。大家对于问题的思考都显得极为细致和周全,从最初的提议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到后续的补给安排以确保物资不断,乃至于对地方治安的维护和考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无不一一涉及,可谓是面面俱到。然而,在我看来,此事毕竟关系甚为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涉及朝廷稳定。因此,我坚信朝中诸位大臣以及英明神武的陛下必定会集思广益,反复商讨,最终制定出一个既周详又完美的解决办法来。至于我们,此刻最恰当的做法,莫过于保持冷静,静观其变,耐心等待陛下与大臣们商议后的最终决策。”贾环语气平淡地述说着,脸上既没有流露出过多的个人情感,也未提出任何具体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做法有种置身事外意味。
黄维涛听完,脸上带着明显不满情绪微微摇了摇头,当即反驳道:“朝中大臣们自然会有他们的应对之策,但是我们身为朝廷的一员,难道就能这样无动于衷、什么都不做吗?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尽灾害之苦,我们这些领受皇恩、吃着朝廷俸禄的官员,如果坐视不理,在这里干等着,那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我们就不能主动站出来,哪怕只是尽我们所能地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减轻一些痛苦吗?”
黄维涛的话语间充满了不满,情绪随着言辞的激烈变得愈发激动起来。
陈志年在听到黄维涛的一番话语之后,内心深处涌起了强烈的共鸣,于是立刻表示赞同道:“我同意黄兄阐述的观点!朝中大臣们或许已经筹谋出了应对之策,然而我们绝不能只是等待,无所作为。我们这些人作为新科进士,理应为陛下分忧、为国家解难。我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地向朝廷上书,详尽地阐述我们各自的见解和建议,或许我们的这些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化解当前这场严重的灾情,同时贡献出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诸位觉得如何?”陈志年说完,先是看了一眼贾环,接着又看向黄维涛,再就是环视一圈,想知道大家对他提议的看法。
贾环沉默。
其他人见状也选择默不作声。
议论可以,上书就显得有点冲动了。
毕竟他们中有很多想法犀利的人,真要将大家的意见写出来上书皇帝,肯定会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满,到时候要是这些人给他们使绊子,对他们百害无一利。
黄维涛见贾环保持着沉默,又没有见其他人说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之情。只见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难以掩饰地闪过一丝深深的失落。
紧接着他与陈志年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神交汇处,分明透露出同样的无奈。
片刻的沉默之后,黄维涛拱起双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客气,却又有些面无表情道:“既然诸位觉得这个办法行不通,那我们也不便再多加打扰,就此告辞!”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