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秦王政在灭掉魏国后,又将矛头指向了楚国。
楚国是六国之中最难攻下的一国,这与两个人的失误有关。
一是李信,他年轻气盛,又因之前战功显赫,就有些飘飘然。
某日,秦王政在朝堂上问起伐楚之事,“李将军认为拿下楚国需要多少兵力。”
李信在灭赵扬威之后,又以数千秦军将燕太子丹逼至衍水,而今风头日盛,深得嬴政信任,称之为果势壮勇。
李信正处春风得意之时,说话亦不留余地,道:“二十万人足矣。”
见王翦看了一眼李信,欲言又止,嬴政转而问他道:“老将军需要多少人?”
王翦:“六十万人。”
也许是秦国屡次对楚作战均获全胜,也许是少壮派的崛起令嬴政感觉秦国人才济济、势压天下,对于李信与王翦三倍之差的回答,他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前者。
嬴政:“老将军年纪大了,胆子却小了。”
王翦知道秦王嫌其年老碍事,态度轻慢,咽不下这口气,干脆以身体抱恙为由,告老还乡。
不久,秦王政派出李信与蒙恬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一开始秦国是占优势的,但不久之后,局势逆转。
秦楚交战,楚国转强之因就要说到第二个犯错之人:秦王嬴政,他用错了一个人——昌平君。
昌平君熊启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嫁给楚国考烈王的儿子,所以昌平君的存在证明了秦楚两国本是姻亲。
在嫪毐发动“蕲年宫之变”时,秦王政调兵遣将进行镇压,昌平君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受到重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