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飞轮开始拉升,轮体侧倾三十七度,直向南纬九十度--飞去…
苏青提醒:大家别眨眼啊…就要见到TE系里最大的靶心了--在LXi星卫南极的-ATK盆地…
飞轮已上升到离LXi星卫的地面约1万米的上空了。
在离地面1万米的空中俯瞰--先看到的只是一片被黑暗划开的、几乎看不见尽头的深渊--
渐渐的,才能看到一种幽暗的蓝黑色。时而--阳光从侧面掠过时,暗色地面与周围灰白色高地的交界处像一条被墨汁泼洒过的绸带,锋利而突兀。
随后,有不少像被随意撒落的灰色硬币,嵌在漆黑的绒布上--这么一种景像出现--
苏青解释:这里,这些像灰色硬币似的东西,是大大小小的撞击坑--据说,在这里,直径300公里以上的环形山在这里也只是“小凹痕”…哦--这里就是ATK盆地的盆底--
而在阿三的心里却是格顿了一下:这里有蓝黑色的光!这可是很熟悉的有色光啊--是不是意味着有…存在着有特种元素的材料?这里是--ATK盆地的…盆底?…
阿三根本来不及多想,又忽然的--在视线里看到了--又有一条银白色的锯齿形的长墙--出现了,阳光扫过时,峰顶闪耀,山脚却沉入黑暗--
苏青又讲解:这排锯齿形的像一道墙似的山形--是在ATK盆地外缘的、被叫做LBNC的山脉--在这里,能看到一条光明与黑暗的极界线--
而整个ATK盆地景象--据说能给人一种站在深渊边缘俯瞰以太裂缝的错觉。
总之,LXi星卫的南极-ATK盆地是一枚被墨色吞噬的LXi星卫的伤疤,边缘闪着寒光,内部深不见底,仿佛在提醒着人类--这里曾发生过TH系内最猛烈的一次撞击--像被宇宙巨兽撕开的黑幕,直径两千五百公里,深不见底--
阿三忍不住的问:小苏啊--刚才看见过有蓝黑色的光--这是不是…
苏青:啊--是啊--这是因为ATK盆地内富含钛铁矿和辉石矿,表面反射率极低,由此而呈现出的这种光色--
阿三:会不会还有其他元素的矿物存在?
苏青:这个--不知道…咱们…
阿三:对--咱们还要来这里一趟的…你给我标记一下--
苏青:好的老大--孟组长、做好标记--蓝黑光区的位置…
孟宇飞:是!
一阵沉默--
此时,飞轮已进入左斜之弧的飞行了…
飞轮左倾,像一枚抛出的回旋镖,从西南高纬的位置切向东北低纬区--
在这里,映入眼帘的的是一幅像被冻住的泼墨山水画,又像是一片被岁月压平的古老战场--这么一种景象…
细看这种景象,居然能看出深橄榄灰色的块块、边缘反射出的钢蓝色--像冷铁,还有一条幽暗的靛蓝带,以及一条约200公里宽的“灰色-靛色渐变带”--仿佛两条不同年代的“风暴之河”在以太的画布上形成的交汇--
另外--在深橄榄灰色的块块的表面似是布满了微波涟漪般的“波浪”,而在两条“风暴之河”中则散布着更粗的“皱脊”,远看像干涸河床里隆起的龙脊。
在阳光斜射时,山脊投下漆黑阴影,能把灰蓝色的块块切成明暗相间的棋盘格。
苏青解说:哦--这里看到的是所谓的云海和雨海--不是真的有云或有雨,只是这么叫的。
那些深橄榄灰色的块块、表面似是布满了微波涟漪般的“波浪”的就是云海,与它相邻的、有“皱脊”或“龙脊”的就是雨海--
嗯--呈深橄榄灰色的块块区其实是低反照率的玄武岩平原,而呈现幽暗的靛蓝色的区块则是有稍高的钛含量的矿床泛出的光。
在交界处,白色丝线一样的是辐射纹--
而在众人的眼里--辐射纹已被飞轮的速度拉成了一道道的光栅…
光栅还未消失,5号黑飞轮就开始进入了右斜之弧的飞行--飞轮右倾--与LXi星卫的地面飞成了四十五度角…
随即--就又看到了一个环形的、整体轮廓边缘像锯齿般的壁垒--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这是又回到GBN环形山了吗?
针对大家的疑惑,苏青解释:在这里的是另一个环形山区,叫BRL环形山,它与GBN环形山还是有点区别的…
阿三仔细一看:可不是么!虽然,整体上看,它也像是一枚银质的徽章--被托起在黑丝绒中。
它的中央位置、也有三座高峰,但这三座高峰的排列更像是一组排箫,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拔高,最高一座峰、峰顶因低角度日照而呈现为通体银白,山脚下却沉浸在永夜般的黑暗里,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撞。
更令阿三关注的是:这个环形山的中央、也是坑底的位置--呈现的是略带淡蓝的颜色…这点就是一个明显的区别--
阿三:小苏啊--我注意到这个环形山的中央、是坑底的位置吧--怎么是一种略带淡蓝的颜色呢?这是…
苏青:哦--老大,这大概是因为这个坑底有富含斜长岩的原故--
老大--我们在这里--更要关注的是位于BRL环形山的坑壁边缘、靠近北极点一侧的那个--在LXi星卫自转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持续被阳光照射的,被座称为“永恒之光群峰”的--那些山峰--
随着苏青的指点,阿三等人开始关注在BRL环形山边缘一排“白色锯齿”中的一颗犬齿--
阳光几乎贴着山顶滑过,整座山峰投出一条极长而窄的影子,像一把插进黑色天鹅绒的银色匕首;
峰顶与周围暗色尘壤的反差在真空中显得锋利且刺眼,蓝白高光与墨黑阴影之间没有过渡色--
远处地平线仍呈微弯的弧形,像是在提醒你--你正悬在一颗1737公里半径的小星球上--
5号黑飞轮开始下降了--25秒后、下降到离地面5千米的高度,这时--
视角瞬间放大了一倍,山峰的“犬齿”变成一道4~5千米长、800米高的立体断崖;
阳光与地形的夹角更小,阴影被“压缩”在山脚下,雪亮的岩面占据了门面屏幕的大部分;
可以清晰分辨出峰顶永久照明的“光斑”与仅隔数百米、却永远沉浸在黑暗中的冰阱了;
由于极度接近,尘壤颗粒的纹理与崩落碎石的棱角开始呈现,仿佛把一块巨大的石膏模型突然推到鼻尖--
岩壁的层理、碎石带、阴影细节--骤然浮现,地平线趋近平直,永恒之光峰的“永恒”被压缩成为一条仅宽数百米的金色刀刃--
5号黑飞轮再次下降--最后完成了落停、着陆,结速了飞行--
从飞轮里面的南门左侧的墙面的字符记录看,这次飞行的全程用时是223秒,飞了公里。
众人在北门的门面屏幕里看到了一条被光茫与黑暗撕裂的山脊…
大家都有点不甘心,蠢蠢欲动,又不敢冒然行动,都看着阿三--
阿三:好吧--大家、有宇航服的都穿好、没有的只准在飞轮周边10米内活动、咱们开北门和东门--活动时限2分钟--都明白了吗?
大家都高声的答应--明白了!
阿三:好--微微--开门吧--
阿又对大姐大说:老浓--要不要把你的银衫女士装去拿出来?
大姐大:不用了老公,2分钟--穿衣服至少要穿掉1分钟,不划算的,我就在飞轮旁边看看就是啦--
阿三:好…咱们出去--你们、可以直接出去、走东门。小苏、还有特勒组的--快、加连起来…我带你们出去--走北门--
一切按阿三的指令执行了--
一行人一出5号黑飞轮的北门,就惊呆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座山脊、只有一条不足百米宽的脊线被阳光死死钉住,像一条永不熄灭的白色火线,沿着山脊蜿蜒数公里。
其余山体全部浸在绝对的黑暗里,黑得连轮廓都融化在星空中,只剩那条光带悬浮在虚空。
眼睛无需适应--左侧是120°C的刺眼白光,右侧是–170°C的漆黑冷寂,中间没有任何过渡色。冷热、明暗、生死,似被一条线劈开,仿佛是以太的开关。
没有大气散射,山峰的顶端直接插进满天繁星里。星光比在LXi星上的夜空至少明亮三倍,银河像泼洒的银粉,从山顶倾泻而下--大家甚至在会怀疑--那条光脊其实就是银河跌落在LXi星卫表面的瀑布…
更让众人惊奇的是:宇航服外表面向阳侧瞬间升温,手套指尖几乎发烫;而靴底仅半步之外便是永夜阴影,靴跟的温度直达冰点--这种身体一半在盛夏,一半在极冬,汗水在头盔里蒸腾,背脊却像贴在冰窖里--的感觉--从未有过…
更神奇的是:四周寂静--寂静得把心跳放大成鼓点。大家能清晰的听见自己血液撞击耳膜的节拍,心跳像在击鼓,除此之外,万籁俱寂。
那条光带在无声地燃烧,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烟花,却没有爆裂声。
站在永恒之光峰的脚下,会同时感到渺小与永恒:渺小,是因为整座山只占LXi星卫整体的百万分之一;永恒,是因为这条光束已持续四十亿年,还将继续四十亿年、甚至更久…
阿三看着呆住的特勤组的人员,不禁的吐槽起来:哎--你们就这么当呆头鹅呀--就不走走、跑跑、跳跳?
一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嘻嘻哈哈的开始行动起来了--一蹬6~7步的、边跑边拍录视频的、一蹦一跳的…
出东门的人沿着飞轮边转到北门边来了…她们来了后,大姐大和微微就只是看看风景和欣赏在奔跑蹦跳的人们了--
菲妮尔试着在有光照的地方做了一个遁地--结果抱着脚好一阵的揉搓--好在她不是头朝下去遁地的--
这地面也太热了--她最后抱怨道。
MX圣三则试着在LXi星卫的地面上跑了几步、还向地面甩了一尾巴--结果甩起了淘天的尘浪--吓得它赶紧一个蹦跳向后--连着一个180度的转身,本欲从空中转身往回跑,结果是在空中、纵向翻转了7圈--横向转了8圈…仰面朝天的摔在更远的地面上了--好在它皮糙肉厚,在LXi星卫上根本摔不疼--
最后,它只好乖乖的一步一摇摆的往回爬--就是爬也是1爬低得上10来爬,它实在是太低估了MXi星引力与LXi星卫引力的差距了--
看到MX圣三这副模样的人们,都哈哈哈哈的笑了--笑弯了腰…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