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4章(2 / 2)

“若弟子为袁绍,或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小手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可扬言主力欲渡黄河,直扑平原、高唐,复夺渤海。实则秘密集结精兵,联合黑山贼一部,出其不意,猛攻青州西部防线一带。此地若破,可长驱直入,威胁青州腹地,切断南北联系,则渤海郡或将再次成为孤岛。”

“亦可双管齐下,”诸葛亮思维缜密,考虑周全,“以偏师及黑山贼众佯攻渤海,牵制兵力。主力则强攻西部,使我首尾难顾。”

“其四,在于‘将’与‘器’。袁绍麾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合、高览皆乃良将,沮授、田丰、许攸、逢纪等谋士虽各有心思,然皆非庸才。若能用之得宜,摒弃内斗,其势不小。冀州大戟士、强弩兵,素称精锐,骑兵亦众。攻城器械,亦当尽力筹备。此皆袁绍可用之利刃。”

说到这里,诸葛亮稍稍停顿,最后总结道,语气变得极其凝重:“故,弟子若为袁绍,必以‘时间’换‘空间’,先稳内联外,蓄势待发。时机至,则以泰山压顶之势,多路并进,虚实结合,直击我要害。力求一战而定乾坤,以雪前耻!”

一番长篇大论,条分缕析,从大势到细节,从谋略到具体战术,竟是从一个十岁少年口中娓娓道出。虽其中或有稚嫩理想之处,然其格局之宏大、思虑之周详、对各方势力把握之精准,已远超常人想象!

语毕,庭院中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诸葛亮微微喘息,额角竟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这番“代入”耗费了他极大的心神。他垂手而立,静静等待着师父的评断。

刘彦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诸葛亮,目光深邃,仿佛要重新认识自己这个年仅十岁的小徒弟。

秋风吹过,卷落几朵金桂,悄然无声。

良久,刘彦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只带着一种极深的意味:

“好一个‘先稳内联外,蓄势待发’。好一个‘多路并进,虚实结合’。”

他慢慢坐直身体,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诸葛亮身上:

“孔明,你若为袁本初,则我青州……”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

“危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