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看过了吧?”
任天鼎端坐龙椅,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福远省总督的奏报,倭寇袭扰,连破数村,兵备道死战。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兵部尚书赵玄素作为主官,当仁不让地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拱手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倭寇往年虽有袭扰,但皆是小股流窜,如今这般大规模集结,定然蓄谋已久。福远省海防兵备松懈,难辞其咎。当务之急,一是严令福远省固守待援,二是清点京营及江南兵马,准备南下清剿……”
赵玄素条理分明,不愧是执掌兵部的尚书,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他话音未落,虞国公朱照国便闷哼一声,出列打断道:“赵尚书,这些都是后话!兵备松懈,那是打完之后该追责的事!”
“陛下!倭寇都打上门了,在咱们自己家里烧杀抢掠!还有什么好分析的?”
“臣请战!”朱照国猛地一抱拳,“给臣三万兵马,臣亲自去一趟东南,不把那帮倭寇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臣提头来见!”
“臣附议!当以雷霆之势,扬我天威!”杜国公秦争亦是出列。
一时间,殿内分成了两派,文臣主张稳妥调度、查明缘由,武将则纷纷请战,主张立刻开打。
任天鼎听着下方的争吵,眉头越皱越深。
他的目光,扫过了全场,最终,定格在了那个从始至终一言未发的林尘身上。
“林尘。”皇帝开口了。
殿内的嘈杂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林尘。
林尘缓缓出列。
“陛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臣并未去过福远省,对东南海防亦不了解,不敢妄议军事调度。”
众人一愣,这话可不像威国公的风格。
只见林尘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臣只是有一事不明。”
“大奉海岸线漫长,自北向南,数省临海。为何这些倭寇……偏偏就选在了福远省?”
林尘的语气很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信上说,他们来势汹汹,目标明确,显然对我朝兵力部署有所洞察。可偏偏,他们袭击的是福远省。”
他顿了顿,抬眼直视着龙椅上的天子,缓缓道:
“诸位大人不觉得,这……太巧合了吗?”
满堂重臣,皆是人精,方才只是被倭寇的暴行激起了怒火,此刻被林尘这一点拨,心思各异,都品出了一丝不同寻味来。
连方才还暴跳如雷的虞国公朱照国,此刻也收敛了怒气,他那双虎目转向林尘,带着几分凝重,沉声问道:“林世侄,你此话何意?巧在何处?”
林尘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先对着朱照国微一拱手,以示尊敬,随后才转向龙椅上的任天鼎,不疾不徐地开口:
“陛下,诸位大人。”
“就在数日前,朝廷刚刚议定了开海试航之事,朱能他们,正在为此事筹措。这边刚有动作……”
林尘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平稳:
“倭寇……就来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