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182章 能歌善舞非吾意 草原枯木要逢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能歌善舞非吾意 草原枯木要逢春(2 / 2)

南瞻部洲那里铁矿石倒是多,可距离太远运输困难。特别要命的是那破地方,铁矿和煤矿竟然不在一起,一个在西面,一个在东面,中间隔着上千里的荒漠,想整合在一起都难。

“这可咋办才好?”大少都有些郁闷了,心里开始在平衡,是先去辽东拿下鞍山铁矿还是先去越南抢亚龙湾的露天煤铁矿。

越南亚龙湾真是个好地方,露天煤矿和露天铁矿紧靠着,离海边还近,开采容易,运输也方便。只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好像没有合适的移民。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别想的这么长远。”

回到科学院,看看时间还早,大少便转悠着来到电气试验室去找方以智。

推开门,就见方以智正专注地盯着一堆复杂的铜线在那里琢磨。

听到动静,方以智抬起头,看到是程风,忙起身相迎:“虚谷公子,您来了。”

程风笑着点点头,看向桌上的东西问:“密之兄,在研究什么新东西呢?”

方以智兴奋道:“虚谷公子,为兄在尝试改良发电机的绕组,想让它的发电效率更高。”

程风来了兴趣,凑近仔细查看,脑海中闪过现代发电机的一些原理知识。

他思索片刻后说:“密之兄,或许可以尝试改变绕组的匝数和缠绕方式,说不定能有新突破。”

方以智眼睛一亮,连忙记录下来。程风又道:“等那一千千瓦的两相发电机造好,我再教你做三相电的发电机,那效率会更高。”

方以智抬头,用好奇的眼睛盯着程风:“你说这发电机不单单是两根线,还能有三根线的?”

程风笑着解释道:“没错,三相电发电机相比两相电,能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电力。三相电有三根相线,它们之间的电流和电压存在特定的相位差,能使电机等设备运行得更加平稳,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方以智听得眼睛放光,不住点头,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记录着:“虚谷公子,如果发电机是三相的,那二相的电动机还能用吗?”

程风耐心解释道:“密之兄,二相电动机可以只接单相加零线,就是两相电,但是不能直接用在三相电上。

不过,我们可以对电动机进行改造,改变电动机的绕组或者制作适配三相电的电动机。三相电的优势明显,能带动更大功率的设备。咱们现在的很多产业,像机床厂、钢铁厂,要是用上三相电,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

方以智兴奋不已,“若真如此,那咱们的产业发展将再上一个台阶。我定要尽快学会制作三相电发电机。”

程风鼓励道:“密之兄有此钻研精神,定能成功。等一千千瓦的两相发电机完成,我便与你一同研究三相电发电机。

不过现在我要做一种微电的东西,要找几个帮手,冯小宝,刘大能几人可在?”

“他们几人上课去了,你说的这个微电是什么电?”

程风解释道:“微电就是电压相对较低、电流较小的电,我们现在的买卖铺的太宽,相互之间距离太远,通信极不方便。

我想做的是一种能用于通讯的小玩意,电流产生的电磁波来通讯。”

方以智一脸茫然:“用电流产生的电磁波通讯?这……这能成吗?”

程风自信一笑:“自然能成,我虽未亲手做过,但知晓原理。只要能做出相关的装置,一端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另一端接收并转换,就能实现远距离通讯。”

方以智眼中满是期待:“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天大的创举,咱们产业内的沟通就能便捷许多。”

程风点头:“是啊,等冯小宝他们回来,我就给他们设计图纸研究,让他们先从简单的模型开始,逐步完善。”

方以智大喜:“你有图纸?先让为兄看看。”

大少从人背包里拿出几张图纸,平铺在桌子上:“密之兄自己看。”

方以智凑近图纸,眼睛越睁越大,满是惊叹。“虚谷公子,这设计这么简单,真的能做到传递信息?”

“当然,发送信号的这个就是信号发生器,”程风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件耐心解释道:“它能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接收的那个就是信号接收器。

目前我们的水平做不了更复杂的接收器,只能利用磁铁矿石来制作矿石收音机当做信号接收器。它的功能就是能捕捉并转换这些电磁波为声音或者其他信号。”

方以智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眼中满是钦佩。这时,冯小宝和刘大能上完课匆匆赶来。程风把通讯装置的事情跟他们说了一遍,并把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先研究简单模型。

冯小宝和刘大能几人看着图纸,听说这个东西可以隔着很远的距离传递消息,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这让大家更加的兴奋。

程风将设计思路和原理详细地讲给他们听,众人虽听得半懂不懂,但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大家先尝试制作简单的模型,遇到问题随时交流。”程风鼓励道。

有了新方向,制造发电机的事情也不香了,几人把发电机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学生们。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头扎进实验室,按照公子给的设计图纸,开始研究制作。

第二天,程风再次来到机械工业部的办公室,袁丙辰正带着二十几名寻矿匠人等在办公室里。

程风倒是也不废话,在寒暄了几句之后就直接开门见山,解释钨矿的样子:“各位,现在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矿石,这种外观多呈黑褐色,质地非常的坚硬。

这种矿石里的金属特别的耐高温,能地钢炼化成水的温度都没办法让它溶化。不知各位可有见过类似的矿石?”

匠人们纷纷皱眉思索,过了一会儿,一位年长的匠人站了出来:“公子,老朽曾老三,十年前在淮南见过一种类似的石头,因为那这种石头太硬,我们觉得那石头里应该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材料,便把那石头放到炼铁炉里去尝试炼制。

但是能把铁化成水的温度,把整个石头都炼成了飞灰,那石头里的东西依然是没有一点变化。不知道公子说的是不是这种材料。”

程风眼睛一亮,忙问道:“曾师傅还能记得是在淮南什么地方吗?”

老匠人点头道:“大致位置能记得,只是那里有些偏远,路途也不好走,找找还是找得到的。

公子,虽然那石头老朽这里没有,不过那石头炼化成灰之后,筛选出来的那种像黑丝样的东西,但老朽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要不老朽拿来给公子看看。”

程风大喜:“曾师傅这里炼制后剩下的样品?”

“矿石的样品没有,但那矿石炼化之后剩下的东西老朽这里有,公子你等着,老朽去拿来给你看。”

没过多久,这位老师傅就拿来了一只木盒子:“公子,这盒子里装的就是那种材料,不知道是不是公子说的材料。”

程风接过木盒子放在桌面上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有小半盒乌黑发亮,有的像丝,有的成片,有的沙粒,各式各样,全都不同。

看来这玩意在那石头里就长这样。把石头炼成了灰,它还是这样。

程风看着盒子里的东西问:“各位师傅有没有试过把它烧红透了直接硬打在一起?”

有工匠师傅解释:“这个没试过,不知道它有什么用,谁会费那个心思。”

程风笑了笑:“各位老师傅,要不咱们试一试,把它烧红了,像打铁一样,看看能不能在锤打下打在一起。

如果能行,再试一试能不能把它拉成细丝,各位师傅觉得如何?”

匠人们听了程风的提议,纷纷来了兴致。当下便准备工具,将盒子里的材料取出一些,放入炉中烧红。

待材料烧至红中透白,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师傅抡起大锤,开始敲打。

随着一锤锤落下,又是反复的煅烧,反复了十余次之后,那些原本松散的材料竟真的慢慢黏合在一起,最终被打制成了一支长条。众人见状,皆是又惊又喜。

程风在一旁仔细观察,心中也十分激动:“师傅们,继续锤打。把它打的又细又长,像铁丝那样在尝试着把它拉成头发丝粗细。”

材料确实和别的东西不一样,经过反复的加热,反复的拉伸,经过了好长的时间,终于把这一块材料拉成了头发丝粗细的细丝。

这些工匠不愧是工部放出来的大匠师。就鸡蛋这么大的材料,竟然被他们深深的拉出了数百米长的细丝。

程风拿起这细丝,眼中满是惊喜,如果这真的是钨丝。那钨丝灯泡就有了希望,再也不用那石墨电弧灯泡了。

他对匠人们说道:“各位师傅,如果这材料确实是钨,那你们就立了大功了。为了验证它是不是钨金属,现在我们就用这个丝去做一个灯泡,来试一下能不能承受得住电流下了高温。”

匠人们听了,也是满脸兴奋,这里使用石墨灯泡已经很长时间,对制作石墨灯泡的工艺了如指掌,但是对这种细丝的灯泡还没做过。

程风拿起细丝解释:“师傅制作钨丝灯泡是这样的,我们先拿一个很细的细铁丝,在把这丝缠绕在细铁丝上形成线圈,然后把这线圈的两头卡在电灯的正负极头上。用它替代中间的什么石墨条。

注意,石墨灯是是通过电流感应产生电弧发光,所以它中间的发光石墨条是断开的。

而这个钨丝灯泡,它利用的是中间的线圈通电后发热产生光源,所以我们只需要把这正负两端夹紧就行。

还有在做好之后,记得把灯泡玻璃罩里的空气给抽空,那样做钨丝的使用寿命就会变得很长,哪个师傅现在就去试制一盏出来看看?”

“公子,那里还用问那个师傅去试验,这等事我等都等不及,不如大家一起去。”

“好吧,那大家就一起去。”

众工匠们来到电气试验室的灯泡生产车间,找到道在这里负责的向奇,把这乌丝灯泡的事情一说,向奇也感兴趣,马上安排人手进行简单的试制。

因其制作方法和石墨灯泡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很容易就制作了一盏出来。

向奇把车间里的一盏石墨灯泡取了下来,换上了这盏新式的灯泡,又把外面的滤光玻璃罩装上。

当通上电的那一刻,玻璃罩上露出了微弱的光芒,亮度大概也就是五六瓦的样子。

“可惜了不够明亮,没有石墨灯泡好。”师傅看着这个不如意的亮度,有些失望的摇头。

程风笑笑,提醒道:“师傅们,这灯亮度不够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外面这个罩子?”

大家看看,点点头:“有这个可能,向管事,要不你把那外罩给取掉看看。”

“行,把外面的罩子去掉。”向奇点头,伸手先断了电,然后把外面那个滤光罩给取了下来。

再次打通接通电源,这一次的灯泡亮堂多了,更关键的是它不像石墨灯泡那样亮得刺眼,灯泡的亮度柔和多了,根本不需要外面的滤光罩。

半个小时过去,那灯泡依然能亮着,工匠们都看着程风,像是在问:是不是这个东西?

程风看着亮着的灯泡,眼中满是笑意,不肯定道:“现在这金属是不是我说的钨,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没关系,咱们就让这盏灯一直亮,如果亮到明天中午它还没被烧毁,那就可以肯定,这就是钨。

各位师傅,咱们现在不着急,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明天咱们再来看。”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程风就带着桂英,月儿,木兰匆匆赶到灯泡生产车间,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欢呼声。

程风心中一喜,加快脚步走进去,只见那盏钨丝灯泡依旧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众工匠们满脸兴奋,围在灯泡旁议论纷纷。

见到程风几人进来,众工匠们先上前给种花桂英行拱手礼:“见过苏禄郡主,见过公子。”

种花桂英抬抬手:“各位师傅们免礼,我听说大家昨天做了一种新的灯泡。不知试用结果如何,今天过来看看。”

“郡主,公子,这灯泡亮了一整晚,还好好的呢!”一位工匠激动地说道。

程风看着那明亮的灯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没错,这就是钨丝灯泡!大家立了大功!每人奖励纹银十两。

曾师傅提供钨金属更是有重大贡献,特奖励纹银五十两。”

匠人们听了,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成就感,心里更是暖洋洋的,这旧港宣威司对待工匠的态度和大明就是不一样。

如果是在大明,就算做出了成绩,上面给银子那也不叫奖励,那叫赏赐,赏赐是需要对上官感恩戴德的。

可这奖励就不一样,奖励是自己凭本事得到的,是荣耀,是光宗耀祖的事,不需要感恩戴德任何人。

程风接着说道:“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一块金属就是钨,那么我们现在接下来的,是要进一步优化钨丝灯泡的制作工艺,提高它的亮度和使用寿命。

虽然我们现在的钨并不多,但是没关系,这不是拉出了几百米的钨丝吗?咱们先将就这些钨丝做出一部分灯泡来,先把我们战船上的灯泡换下来。

等我们找到钨矿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地方用上这种灯泡,只要我们找到了钨矿,我就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今后我们再也不用点油灯了。”

匠人们听了程风这番话,干劲更足了。程风安排向奇组织人手,利用现有的钨丝制作灯泡,优先供应战船。

同时,他让曾老三带着寻矿匠人尽快前往淮南寻找钨矿。

“曾师傅,你组织人手回来淮南去寻找这种矿,只要找到地方,就找当地官府打听一下,如果那地是官府的,直接把它周边的矿区都买下来,如果是私人的去找官府帮助协调。

回来的时候,记得把这钨矿的原石带十几块回来,咱们放到学校里去,好让学生们认识实物矿石长啥样,其他的矿石找到的也都留样板放到学校去,今后咱们在学校建一个矿石博物馆,好教授学生。”

“公子放心,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到过那地方的,虽然记得不是特别的清,但大概位置还是知道的。公子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曾老三领命后,第二天就带着众人即刻出发去淮安。

为了这些工匠师傅们的生命安全,种花桂英特意派出了一支五十人护卫队,装备了左轮手枪,手榴弹,驳壳冲锋枪随行保护。

为了保证找到钨矿之后能够把钨炼入钢水中,程风提前把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制作工艺,各绕组参数给了方以智,只希望在钨矿开采之前,先搞出三相发电机来,为电弧炼钢做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