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四合院:开局一辆红警补给车> 第170章 工业水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工业水平(2 / 2)

杨厂长这话说得运输科长面红耳赤。自行车能与汽车一样?

汽车只要有油就可以跑。自行车可不行,拉货需要人力踩,非常累人。不可能像汽车一样不用休息。

货船阻了航道,偶尔这么干还行。可听厂长的意思,很可能是会常规化用自行车拉货。

这事运输科当然不想同意。

他们运输科的运输员是人,不是不知疲倦的机器。

可怎么拒绝?

因为踩自行车累?我们需要休息,还是开汽车好。

这根本就不是理由好吧。

运输科长敢说累,踩不了自行车,回头就有的是人愿意踩自行车。

不说这是份铁饭碗,就是找临时工踩自行车,看有没有人会拒绝?

这可是自行车,工业三大件。开惯了汽车的不想换车,可以理解,但对连自行车都没有的99%的人来说,踩自行车绝对是件美差。

心中不愿意,但憋红了脸也不敢说出来。

不过运输与原材料解决得再好,高炉产量摆在这了,还是没办法提高产量。

杨厂长与李副厂长频繁看向柳轻生,似乎是想让柳轻生顺便把高炉也造了。

事实上,柳轻生还真能造。

种花家的工业化始于老大哥援建的156项工程,老大哥帮助设计、提供设备并派遣专家来华指导。

在156项工程中,钢铁工业占了7项,其中便有10003和15003两个级别高炉的技术图纸。

两个级别的高炉设计产能是生铁250万吨,粗钢320万吨,钢材250万吨。

但是高炉建立以来,生铁产量在1955年就超过了老大哥250万吨的设计指标,粗钢产量在1957年超过苏联的设计指标,钢材产量在1958年也会超过苏老大哥的设计指标。

也就是说,图纸已经有了,借用图纸柳轻生直接可以把红星轧钢厂提升到年产生铁250万吨,粗钢320万吨,钢材250万吨的超级大厂。

但是,柳轻生不能,也不敢。

1949年新中华成立时,我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家,勉强能够修复生产的只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当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钢铁工业开始了大规模投资建设。到1957年,全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3倍。

注意,这是集全国之力,老大哥的支援才完成的五年计划。

这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便有图纸,柳轻生拥有手搓高炉的能力,但他一个人可搞不来集全国人力物力花费五年才凑出的生产资料。

这不是造自行车,造机器,别的单位均一均就可以造出来。

这是一件即便有技术,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拼凑才有可能建成的工程。不然也不会举全国之力,才完成一个五年计划了。

250万吨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而是通过数据说明了我们现在的工业水平就在250万吨这个水平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