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神偷奶爸》华夏压根没有引进,仅后续系列作品引入,但这一世因为李琦的原因,第一步就引入了进来。
再加上,李琦找的“上美影”以及自家的“光线特效”团队,成本上就比米国本土的公司要高一大截。
原本6900万美刀的制作成本,直接4000万美刀就搞定。
有了米高梅发行渠道,影片在北美3279家影院上映,虽然首日没有突破2000万美刀,但口碑却是持续上升,票房也是持续走高。
七天假期的票房全球票房就达到了1.47亿美刀。
成为“低成本高回报”的动画标杆之作。
这下直接刺激了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
前世的时间线,《神偷奶爸》系列的第一部并未被正式引入华夏市场公映,仅有其后续的续集作品被引进来。
这一世,李琦的提前介入,并将它拉进了华夏的电影布局之中,使得这部电影从系列伊始就成功地被引入华夏,并同步在北美、欧洲等全球主要市场发行。
最关键的是,李琦在影片的立项阶段,就动用了华夏本土的动画制作力量。
他找到了上美影,并联合自家旗下专注于数字视觉效果的“光线特效”团队,共同承担了影片核心的动画制作与特效渲染工作。
相比于完全依赖米国本土昂贵的人工和技术成本,利用华夏制作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成本显着降低。
原本按照好莱坞标准预计需要6900万美元才能完成的制作,最终仅用了4000万美元便高质量地搞定,成本下降了近一半。
影片依托米高梅公司成熟的全球发行网络,在北美地区实现了大规模开荒,在3279家影院同步上映。
虽然上映首日的票房虽然不算大爆,但口碑持续发酵,票房走势也越来越强劲。
首周票房出来,一片哗然。
全球票房累计达到了惊人的1.47亿美元。
这一成绩,使得《神偷奶爸》一举成为动画电影领域“低成本、高回报”的标杆性案例。
这一突如其来的轰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直接刺激和震撼了好莱坞所有的传统电影公司的神经。
这些高管们纷纷在各家会议室里惊呼:
“一部动画电影,投资回报率竟然可以这么高?”
“怪不得华特迪士尼公司这些年一直在持续加大对其动画工作室的投入!”
“他们到底是怎么把成本控制到这么低的?秘诀在哪里?”
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调查之后,好莱坞的制片人们很快将目光聚焦到了制作人员名单上。
他们发现,《神偷奶爸》中大量的动画原画、中间帧、场景设计以及复杂的特效镜头,其制作方都明确标注为来自华夏的“上美影”和“光线特效”等公司。
“原来如此……他们可以找华夏的团队做外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迅速在好莱坞制片圈蔓延开来。
对于极度追求投资回报率和股东利益的好莱坞而言,降低成本是永恒的主题。
只要能保证品质,将部分非核心或劳动密集型的制作环节外包到成本更低地区,这并没有什么不体面的,甚至被视为一种精明的商业策略。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