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军征战西喀喇汗国的时候,西域大捷的战报,已经顺着秦国的驿道,飞速传向各地。
从七河草原到河西走廊的敦煌郡,再到关中平原的咸阳,最后便是漠北的东海鲜卑山脚下。
从西到东,横跨万里疆域,每一处驿站都行动了起来。
驿卒们快马加鞭,将“大秦铁骑纵横西域,灭亡辽国,生擒耶律直鲁古,拓地三千里”的消息,传遍秦国的每一寸土地。
消息传到龙城时,这座秦国的都城彻底沸腾了。
街道上,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有的敲锣打鼓,有的举着写有“大秦万胜”的木牌。
市集上,原本摆摊的商贩们也停下了生意,跟着人群一起欢呼。
一名卖肉的屠户,甚至拿起刀,在案板上重重一拍,高声喊道:“今天所有肉都半价,为咱们大秦的将士们庆功。”
周围的百姓立刻围了上去,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金州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人群最外围的老槐树下,几个穿着粗布短褂的老人正凑在一起,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他们都是当年九堡十八寨跟着李骁起兵的老人,如今年纪大了,骑不动马、挥不动刀。
将子侄送入军中继续为大秦效力之后,才留在龙城养老,可心里却始终牵挂着秦军的战事。
“老张头,听见没?灭了,辽国真被咱们灭了,还抓了耶律直鲁古那老子。”
满脸皱纹的王老汉声音里满是激动,话时连手都在微微颤抖。
“想当年咱们跟着大王在九堡起兵,吃了上顿没下顿,连件像样的甲胄都没有。”
“谁能想到啊,如今竟能纵横西域三千里,把辽国这头猛虎给摁死了。”
被称作老张头的老人,头发已经全白了,却依旧腰板挺直。
他望着街头欢呼的人群,眼神有些湿润,缓缓开口:“可不是嘛!当年咱们在雪地里跟王廷的人周旋,冻得手指头都快掉了,也没敢想有今天。”
“那时候王廷多横啊,总是欺负咱们……现在好了,大王带着咱们北疆的子弟报仇了。”
街头的欢呼声还在继续,老人们望着热闹的景象,脸上满是欣慰的笑。
他们知道,当年跟着李骁起兵的选择没有错,那些吃过的苦、流过的血,如今都化作了大秦的荣耀,化作了秦国子民脸上的笑容。
而在李骁的王府内,气氛同样热烈。
李骁的妻妾们得知捷报后,纷纷聚集在正厅,议论着西域的战事。
唯独萧燕燕,在短暂的喜悦后,独自回到了房间。
她从柜子里取出兄长萧思摩的灵位,心翼翼地摆放在桌案上,又点燃三炷香,双手捧着,缓缓跪下。
“兄长。”
萧燕燕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却满是激动:“你看到了吗?大王率领秦军,灭了王廷,生擒了耶律直鲁古。”
“当年王廷对你的迫害,对你的不公,如今终于讨回来了。”
她将香插进香炉,对着灵位深深磕了三个头。
额头贴在冰凉的地面上,泪水顺着脸颊滑:“兄长,你放心,以后大秦会越来越强,咱们的家人也会平安顺遂。”
“我会在大王身边,好好辅佐他,不辜负你当年的期望。”
尽管如此着,可心中还是涌起一丝复杂的惆怅。
她抬手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是外祖父当年传给母亲的遗物。
辽国,那是她的母国啊!
是外祖父带着祖父等人,一刀一箭从草原上打下来的江山,是曾经称霸西域、威慑天下的大辽帝国。
可如今,这座帝国却被她的丈夫李骁、被她这个“不孝女”亲手葬送了。
与此同时,金州武备学堂的操场上,一场冲突正悄然爆发。
李世昭正与一个身材异常壮硕的少年扭打在一起,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孩子,有的拍手起哄,有的则紧张地盯着战局。
“班长,狠狠揍他。”
“这个王八蛋敢欺负咱们班的人,不能放过他。”
“打啊,打!”
人群中,李兆惠踮着脚大喊,萧摩赫则攥着拳头,眼神警惕地看着战况,随时准备冲上去帮忙。
他们都是李世昭的玩伴,也知道他秦国大王子的身份,只是在武备学堂里,李世昭从不张扬,只以“李世昭”的名字与大家相处。
同时他还是一班的班长,所以更喜欢其他同学称呼他为‘班长’,班里的这些人都是他的弟。
而被李世昭压在身下的少年,是另一个班的班长,出身于漠北斡亦剌部,汉名叫石烈山。
他的父亲在关中之战中为秦国战死,他便被送进了武备学堂。
或许是因为异族身份,或许是因为经历过丧父之痛。
石烈山总是一副嚣张跋扈的模样,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活像个霸王,以此来避免被其他孩子欺负。
“你放开我,不然我揍死你。”
石烈山涨红了脸,挣扎着想要推开李世昭,可无论他怎么用力,都无法撼动李世昭的压制。
得益于李骁和萧燕燕的优良基因与充足营养,李世昭虽然比同龄孩子高半头,但在石烈山面前,体型还是稍逊一筹。
石烈山的骨架异常宽大,按这趋势,长大之后体型恐怕能超过两米。
可李世昭遗传了李骁的强悍基因,看起来不算特别夸张的强壮,肌肉中却蕴藏着惊人的力量。
“服不服?”
李世昭按住石烈山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敢欺负我们一班的人,我还揍你。”
石烈山挣扎了半天,见实在挣脱不开,只好咬着牙喊道:“服了,我服了。”
“服了就好。”李世昭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伸手将石烈拉了起来。
“咱们都是同胞兄弟,欺负兄弟不叫本事。”
“有本事,将来去战场上跟北疆的敌人打,跟欺负大秦的人打。”
他转头看向周围的同学,提高了声音:“你们也一样,在武备学堂,不是来玩的,是来学本事的。”
“被人欺负了,就好好训练,下次用本事赢回来。”
“要是不想再被欺负,就把自己练得比谁都强。”
“只有大秦的人都强了,咱们的国家才能强,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这些话,都是他之前听李骁的,记在了心里,现学现卖,人前显圣。
周围的孩子瞬间炸开了锅:“我要是能跟班长一样厉害,石烈山也不敢欺负我……”
“班长得对,下次再有人敢惹我,我就跟他拼到底。”
“我也要练,我要跟班长一样强,将来去战场杀敌人。”
石烈山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肩膀,看着李世昭的背影,眼神复杂。
有不甘,有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哨声响起,操场上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
教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高声喊道:“全体集合。”
李世昭和石烈山连忙回到自己的班级队伍。
李世昭是班长,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同学喊道:“立正!跨立!”
“哗哗哗~”
孩子们连忙排成整齐的队列,挺直腰板,做出标准的跨立姿势,动作整齐划一。
望向远处李骁雕像的方向,齐声喊道:“忠诚!”
待队伍站定,总教官走上高台,目光扫过下方的学生兵,高声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与辽国的战争,我们胜利了。”
“大秦铁骑纵横西域,灭亡辽国,生擒辽国皇帝耶律直鲁古,为大秦拓地三千里。”
“哇!”
学生们眼中瞬间亮起光芒,脸上满是激动,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武备学堂有着严格的纪律,即便再兴奋,也必须遵守规矩。
即便是李世昭犯了错,也一样会受罚。
此刻的他站在队伍最前面,心里更是激动不已,握紧拳头,脑海中浮现出父亲李骁的身影。
越发想念父亲,也越发渴望早日长大,像父亲一样征战沙场,为大秦建功立业。
总教官看着学生们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训话:“勇士们,你们要记住,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的规矩。”
“辽国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它腐朽、弱。”
“而我们大秦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大王的带领,有无数将士的牺牲。”
“你们来到武备学堂,就是要学习本领,将来报效国家,报效大王。”
“日后,你们要随大秦的军队一起南征北战,要让大秦的旗帜,插遍天下每一个角。”
“报效国家!报效大王!”
“报效国家!报效大王!”
……
学生们一遍遍的齐声喊道,声音比之前更响亮,眼中满是炽热的光芒。
训话结束后,教官们开始逐个为每个班讲解战况。
从伊犁河之战的开端,到察赤之战的决战,再到生擒耶律直鲁古的追杀,每一个战例都讲得绘声绘色。
同时,他们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战争中涌现的秦国勇士,讲述他们如何奋勇杀敌、为国牺牲的故事。
李世昭听得格外认真,他将这些战例和勇士的名字记在心里,暗暗道:“他们是大秦的英雄。”
而站在他身边的石烈山,也听得入了迷,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大秦勇士”的向往。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