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引起极大轰动。
虽然洛州百姓拍手称快,可那毕竟是位四品的骠骑将军,品级还在他之上,又是府军将领。
一个洛州都督府司马,居然把朝廷的一个骠骑府主给直接杖杀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何况那骠骑将军还姓韦,京兆韦。
当时朝堂上许多官员都弹劾刘仁轨胆大妄为,要直接处死他。
李世民也很愤怒,
最后还是李逸出面力保,历数韦骠骑的诸多不法行为,在地方上是如何惹的天怒人怨。
而刘仁轨这些年也是屡立功勋,在洛州都督府司马任上也办了许多实事。
韦骠骑被杖杀只是意外,毕竟当时只是杖刑,谁料堂堂骠骑将军,居然只是凭借关系爬上去的银样蜡枪头,连几十记刑杖都受不过就死了。
而且这件事,当时刘仁轨身为都督府司马,发现韦骠骑当街纵马撞伤百姓,反而拿鞭抽打百姓,刘仁轨恰好遇到,当然要立即制止。
可韦骠骑仗着自己品级和家世,不仅不听从刘仁轨的话,还出言不逊,侮辱刘仁轨,最后甚至拿鞭子抽伤了刘仁轨的脸。
刘仁轨将他拿下,当街杖刑,这也并没有错。
至于韦骠骑死了,那纯粹是个意外。
这事件闹的很大,
最后李逸力保之下,李世民给了个免官除名的处置,刘仁轨在京大理寺狱蹲了一段时间,放出来就成了庶民。
他想复出,可须等六年之后。
现在朝廷要选官员随玄奘西行天竺,官员们都不肯去。
刘仁轨倒是觉得这是个机会,
主动请求去西域。
本来朝廷是想选派几个八九品的小官去就行的。
比当今天子还小一岁的刘仁轨,不甘心就这样闲着,虽有李逸这个靠山,但杖杀了一个四品骠骑将军,还是京兆韦氏家族的,是韦贵妃的族兄,他知道最快也得六年后才有机会复出。
韦家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这次,是难得的机会。
“正则跟我说,他很想去,就算黄沙万里,也不惧。”
李逸道:“这趟天竺之行,可不是真的只是护送玄奘西天拜佛求经的,还有重要任务呢。”
“行吧,我估计他在家蹲的也无聊了。”
李逸手书一封,让人传刘仁轨来面谈。
“让你找的王玄策,你找到没有”他放下笔,问道。
刘世彻不知道李逸为何突然点名要找这个人,他费了许多功夫,查找了好久,
“长安的京官中,没有一个叫王玄策的官员。”
“融州呢,可有叫王玄策的官员”
“也没有。”刘世彻摇头。
李逸有些失望,他当初向皇帝提出支持玄奘西天取经,派官员随同时,第一时间就闪出王玄策这个名字。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牛人啊。
他只记得王玄策好像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来就做为出访天竺的副使,随同前往天竺。
他先后四次出使天竺,最厉害的还是那次出行途中,天竺内乱,权臣篡位,然后居然袭击使团。
王玄策杀出重围,跑回泥婆罗后,向泥婆罗和吐蕃借兵八千,杀回天竺,硬是屡败敌军,最后还把篡位者俘获长安献俘。
这样的一个牛人,当然是最佳西行人选。
可惜,居然查无此人。
李逸想了想,王玄策出使天竺,好像是贞观后期了,现在才武德六年,或许此人还未出世都有可能。
毕竟历史上王玄策首次前往天竺,都得二十二年之后了。
“李袭志身边有一年轻人,倒是叫王玄策,不过此人才二十出头,是李袭志的学生。”
听到此话,李逸眉头一挑。
“你说的可是始安郡公李袭志”
“嗯,正是他。”
始安郡公李袭志,隋大业末任始安郡丞,天下大乱,他倾尽家财募兵三千守城,守境安民,屡次击败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的进攻,
孤军坚守桂林两年,最终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破被俘,但萧铣还是任命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
后来李袭志的弟弟李袭誉先在安康老家归附大唐,接着李渊派他儿子前往桂州招抚。
萧铣败亡后,李袭志仍被授为大唐桂州总管,去年他出兵随李靖讨伐辅公祏叛乱,平叛后入朝面圣,拜上柱国,封始安郡公。
朝廷授他江州都督,但因病还在京未赴任。
李袭志李袭誉兄弟俩,做为安康李氏代表,李渊当初也是特意让他们附属宗正,成为皇族一员。
如今岭南各方势力还在明争暗斗中,李逸是主张让李袭志再回岭南任桂州都督,他在当地有名望,也熟悉各方势力,更有能力。
当年能凭三千募兵守桂州两年,现在有朝廷支持,他自然能干的更好。
“李袭志的这个学生叫王玄策”
“嗯,二十出头,听说也是他家亲戚,其父亲曾是李袭志手下官员,当初隋乱时,李袭志募兵守城,王玄策父子出力颇多。
他去年底随李袭志入京,听说王玄策打算参加明年春的科举考试,还是考进士科。”
“我觉得这个书生王玄策,可能不是平章要找的那个王玄策。”
李逸却是精神振奋起来,
能在桂州与李袭志共同坚守孤城两年,能文允武,这个想要考进士的王玄策,可能还真就是那位王玄策。
“来人,”
李逸叫来一名吏员,又提笔手书一封。
让他去请这位王玄策前来。
若真是那位牛人,那刘仁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加上玄奘法师,这个西天取经的阵容可就非常豪华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