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第643章 狼居胥的余音:降俘处置与草原新秩序的奠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3章 狼居胥的余音:降俘处置与草原新秩序的奠基(1 / 2)

狼居胥城的硝烟渐渐散去,夕阳的余晖洒在断壁残垣之上,给这座饱经战火的古城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色。城内,林慧莲的军队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占领后的各项任务:扑灭零星的火焰,救治受伤的平民(尽管数量不多),清理街道上的瓦砾和尸体,以及最重要的——看管和安置那五万余名蛮族降俘,其中包括重伤被俘的蛮族联军最高首领,“苍狼”巴图。

指挥中心,临时设在一处相对完好的、原蛮族贵族的石屋内。林慧莲刚刚处理完关于城内秩序维持和受损情况统计的报告,目光转向了桌面上一份新的文件——《狼居胥城降俘处置与管理初步方案》。

帐篷的门被轻轻推开,负责后勤与民政事务的副将赵文轩走了进来,他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名册和一份报告。“将军,”赵文轩敬礼后说道,“五万余名降俘已初步清点完毕,登记造册工作正在进行。大部分士兵情绪低落,有恐惧,有茫然,但暂无大规模骚乱迹象。巴图的伤势已得到控制,军医说他没有生命危险,但需要静养。”

林慧莲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将那份《初步方案》推到他面前:“赵副将,这份方案你看一下。关于这些降俘的处置,我军内部有哪些主要的意见?”

赵文轩拿起方案,快速浏览着,同时说道:“目前主要有几种声音。一部分军官认为,蛮族反复无常,此次抵抗又如此激烈,应当严惩,将其中顽固分子处决或罚为苦役,以儆效尤,震慑草原其他部落。另一部分则考虑到我军此次北伐的最终目标是彻底平定草原,建立长久稳定的统治,而非仅仅军事征服,因此主张采取相对宽大的政策,以分化瓦解敌人,争取民心。”

林慧莲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你倾向于哪种意见?”

赵文轩合上方案,正色道:“将军,属下倾向于后者,但并非无条件的宽大。狼居胥之战,我军以雷霆之势摧毁了蛮族的主力和心理防线,此刻正是推行我们政策的最佳时机。单纯的高压和屠杀,或许能换来一时的顺从,但埋下的是更深的仇恨种子,不利于长治久安。我们此次带来的,不仅是钢铁和火焰,更应该是秩序、文明和希望。”

林慧莲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对。我们不是蛮族的掠夺者,我们是新秩序的建立者。对待这些降俘,要恩威并施,分化瓦解,教化引导,最终目的是将他们纳入我们的统治体系,为我所用,或者至少让他们成为拥护新秩序的力量。”

她顿了顿,拿起那份《初步方案》,开始阐述她的具体设想:

一、首领巴图的处置:恩威并施,树立榜样

“巴图是个关键人物。”林慧莲说道,“他是蛮族联军的领袖,在各部落中拥有相当的威望。杀了他,固然能消除一个潜在的威胁,但也会让其他蛮族部落感到绝望,甚至可能将他们逼得联合起来,负隅顽抗。”

赵文轩点头表示同意:“将军英明。杀一个巴图容易,但收服蛮族的心难。”

“所以,”林慧莲继续道,“我们不杀他。不仅不杀,还要给予他适当的礼遇。当然,这礼遇是建立在他彻底投降、接受我朝统治的基础上的。”

具体措施包括:

1.医疗优待: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确保其伤势痊愈。这既是人道主义体现,也是一种姿态。

2.软禁与观察:在其伤势痊愈后,不将其投入普通战俘营,而是进行软禁,派专人看管。观察其态度,尝试与其沟通,向他灌输新秩序的理念,以及反抗的徒劳和合作的益处。

3.有限的“尊荣”:在软禁期间,可以允许他保留一些个人物品,甚至在特定范围内活动。目的是向其他蛮族降俘和草原部落传递一个信号:只要放下武器,接受统治,即使是昔日的敌人,也能得到基本的尊重和生存的机会。

4.分化与利用:如果巴图最终能够认清形势,愿意归顺,那么可以考虑利用他的影响力,去安抚和管理其他蛮族降俘,甚至作为未来与其他草原部落沟通的桥梁。当然,这需要长期观察和考验,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他冥顽不灵,继续煽动反抗,则再行严厉处置不迟,但这是下策。

二、普通士兵的分类处置:区别对待,分化瓦解

“五万降俘,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林慧莲的手指指向方案中的“分类处置”部分,“必须进行细致的分类,区别对待。”

具体方案如下:

1.甄别筛选:

首要分子与顽固抵抗者:通过审讯、降俘互相指认(但要防止诬告)、以及战场上的记录,甄别出此次抵抗中的首要分子、血债累累者以及态度极其顽固、仍有强烈敌意者。这部分人数量不会太多,估计在数百人到一千人左右。对他们,将处以重刑,如长期监禁服苦役,或根据其罪行大小,依法判处死刑(但需谨慎,避免大规模处决激化矛盾)。

一般士兵:占绝大多数。他们多是被部落征召,或在裹挟下参战,本身并非罪大恶极。对这部分人,应以教育、感化、改造为主。

老弱病残者:对于其中确实因老弱病残而失去战斗力,且无明显罪行的,可考虑在登记后,给予一定的生活资料,遣散回原籍(如果原籍明确且路途安全),或集中安置,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轻体力劳动。

2.劳动改造与技能利用:

集中管理,编队劳动:将大部分普通士兵编入“屯垦队”或“工程队”,进行集中管理。他们将参与狼居胥城的重建工作,修复城墙(改为防御与通商两用)、修建道路、开垦城外荒地等。

按劳分配,给予报酬:劳动不是无偿的。要根据其劳动强度和贡献,给予一定的报酬。报酬可以是粮食、布匹、工具等实物,也可以是象征性的货币(未来可在指定区域流通)。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资料,明白“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通过自己双手可以改善生活,而不是只能依靠掠夺或被施舍。

技能发掘与利用:许多蛮族士兵拥有特殊的技能,如擅长畜牧、狩猎、皮革加工、木器制作、甚至是简单的金属冶炼(草原部落也有自己的铁匠)。要发掘这些技能,将有特殊技能的士兵编入专门的工坊或队伍,从事技术性劳动。这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也能让他们产生被需要的价值感。

3.思想教化与文化融合:

语言学习:统一教授通用语言文字。这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政策宣讲:定期组织降俘学习朝廷的律法、政策,特别是关于草原治理、民族平等(在服从中央统治前提下)、发展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印发简单的图文宣传册、组织宣讲员讲解等方式进行。

生活习惯引导: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改变一些落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推广农耕文明的一些优良做法。例如,推广定居生活理念、教授基础的卫生知识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