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先把财货运走,虽说与何中蔚本人疑心重有关系,但是,真正的原因,我估摸着还是安南人自己内斗所造成。”两天两夜没合眼,吕耀辉很困,也很疲惫。可是,讯问下来,从俘虏口中所了解的情况,完全颠覆了他之前对安南的认知,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尽早的告诉许山海。
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安南后黎朝权臣莫登庸起兵篡位,建立莫朝。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2年),后黎朝郑主攻占升龙城(今越南首都河内),俘杀莫朝皇帝莫茂洽。黎朝复兴,莫朝灭亡。莫朝虽亡,但莫家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7年),明朝宣布承认后黎朝政权,并册封黎世宗黎维潭为安南都统使,赐予银印,与莫氏封号相同,同时,依旧承认莫氏的“安南都统使”封号,实施以夷制夷策略。
而身为后黎朝禄州知州的何中蔚,本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主,他表面听命于升龙城的黎朝,但是,背地里却与莫氏的势力保持着联系,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手段胁迫、收买边境上多个僮人部落,暗地里为有朝一日举兵为王,不停地做准备。
至于,为什么他胆敢瞒着后黎朝,擅自出兵袭扰大明,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这种手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增加人口,累积财富。
所以,为什么在他率军侵入大明国境的数月中,所到之处,只劫掠人丁,抢劫财货,不占寸土的原因。
听了吕耀辉的一番解释,许山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好一会儿,许山海忽然问道:“你是如何得知这么多安南人内部的纷争?”。
听到许山海的问话,吕耀辉笑了起来。
确实,刚开始,自己听到这些的时候,心中也是难以置信。
因为,身为上国之民,没人会刻意去留意南边那片地方,在大明子民心中,对安南的印象,几乎就是毒瘴漫天、沼泽遍地的蛮荒之地。
而所谓的“安南人”,在许多人心目中,也与山中那些穿兽皮、吃生肉的野人划等号。
现在,忽然间得知,在那块土地上,居然也有着与大明一样的各种倾轧、争斗,任谁一时半会儿都会怀疑这些话的真实性。所以,面对许山海的发问,吕耀辉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小先生,历朝历代,无论何时都会有贪生怕死之人,即便是蛮夷,其中也少不了骨头软的家伙。有了这些人,那何中蔚即便一声不吭也无妨。”吕耀辉笑了笑,解释道。
“所以,只要我愿意,现在大狱里,立马可以拉出十个八个这样的人,哪怕是要他们亲手捅死何中蔚,他们或许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一直以来干得都是这种活,只要进到不见天日的大狱中,吕耀辉就成了黑暗中的王者。在那一片黑暗中,每一个人性的弱点都被他利用到极致。
有吕耀辉的话,再联想到历史上的叛徒、汉奸,许山海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点头。
站起身来,许山海缓步走下台阶,漫无目的的在院中踱起了步。
“你说有五六千村民已经被运去了安南?”转了两圈,许山海折返回来,站在台阶下,望着吕耀辉。
“嗯,此番何中蔚登陆永安州,带了几艘大船,还有近十艘小船。近两个月,他们把劫来的青壮和牲畜不停地运回靠近禄州的渔港。”吕耀辉肯定的点着头。
“既然何中蔚在我们手里,还有城外那数千的俘虏,你说,我们能不能用他们,把被劫走的村民换回来?”
终究是文明人,终究还是书生意气,许山海的问题属实出乎吕耀辉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在后世的战争中,敌对双方哪怕是打得死去活来,也一样会交换俘虏。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山海会突然想到用安南人的俘虏去交换被劫走的村民。
即便是诧异,吕耀辉还是很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半晌,在许山海期盼的眼神中,他缓缓的摇了摇头。
“为何?”许山海不死的问道。
“小先生,你不知道,在安南后黎朝中有多少人盯着何中蔚的乌纱帽,即便是他待在禄州,也有很多人想把他掀翻在地,好取而代之!权倾一方,是多少人做梦都想的好事!”人性相通,既然有权臣,有争斗,那么,为了权力,有什么事是不能干的?起码,在吕耀辉这种早就看透人性的人眼里,无论是大明还是安南人都一样。
“再有,如果何中蔚真的放心,他就不会把那些财货一直留在自己身边。”说完,吕耀辉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大堂,以及大堂中依旧忙碌的那些人。
“现在不但何中蔚落在我们手中,相信,他的大部分亲信也都在俘虏当中。这相当于,我们已经把他和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所以,小先生,你试想一下,禄州那边,谁来主事?谁又会愿意用村民把何中蔚换回去?”
再扭头看看身后大堂中堆成半人高的财物,吕耀辉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我想,现在的禄州,现在的升龙城中,所有人都巴不得何中蔚死!”
听着吕耀辉的话,许山海原本充满着希望的眼神逐渐黯淡下去,整个人的神情也萎靡了不少。
原本还想用手中俘虏把被掳走的村民换回来,可听完吕耀辉的分析,许山海心中的希望之火被彻底浇灭。
-------------------------------------
思陵州州衙
在蒋瑜的搀扶下,陈茂深小心翼翼的下了马。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