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小医师> 第587章 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7章 终(1 / 2)

远处,李丽质手中撑着一把油纸伞,遮住这惹人厌烦的绵绵细雨。

看着莫问孤零零的靠在墓碑上,心头不受控制的一疼。

已经在李承乾那里知晓了事情的真相,对于这个总是想着自己承担责任的夫君心疼不已。

脚步放轻,慢慢走到莫问身边。

却看见他面色潮红,似乎是喝醉了一样,双目都有些迷离。

看向地上,残留的酒水还散发着诱人的酒香。

“阿翁,放心吧,丽质会好好的。”眼角微微泛红,李丽质轻声说道:“我也会照顾好兕子她们的。”

又跟李渊说了两句话,最终转头看向醉意朦胧的莫问。

脚步挪动,来到他的身边,轻轻俯下身来,凑到他耳边轻声说道:“小郎君,我们回家吧。”

莫问有些迷离的心神终于被这一声呼唤惊醒,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那倾国倾城的容颜,还有她满是心疼的眼神。

“丽质?”

不确定的询问一句,莫问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嗯,是我,我们该回家了,不然阿翁都会赶人了。”

李丽质温柔的笑了笑,抬手架起他的胳膊,想要让他借助自己的身体站稳。

莫问本就不多的醉意逐渐清醒,看着她有些吃力的样子,有些心疼的想让自己站稳,好让她省力一些,却最终还是因为醉意而站立不稳。

轻轻依靠在她柔软的肩膀上,莫问迷离的双目之中带着一丝歉意,“对不起,我又欺瞒了你们。”

李丽质微微抬眸,对上他略带内疚的眼神,忍不住抬起手抚摸上他白皙的脸庞,“对,你又欺瞒了我们,明明是阿翁不让你说,却为了我们不去责怪阿翁,主动揽下这个事情。”

说着话,手上的力道猛的一变。

“哎呦,疼~”

莫问感觉脸上钝痛让自己的醉意彻底清醒,忍不住求饶,“丽质饶命,都是为夫的错。”

李丽质看着他讨好的模样,忍不住轻哼一声,“让你不长记性,除了一张嘴会哄骗人,哪里都是惹人生气的。”

捏着他脸颊的手加重了些力道,“这次让你长记性,不许再瞒着我们任何事情,知道了吗?”

嘴上说着不饶人的话,一双诱人的美眸却逐渐泛红。

莫问笑眯眯的把脸上的小手握住,将人环抱入怀,“是是是,夫人教训的是,为夫记住了。”

“哼,就你会耍嘴皮子。”李丽质扭头轻哼,发泄一下还有些不满的情绪。

看着她责怪中还带着心疼的眼神,我见犹怜的模样着实让人想口上花花两句。

轻轻俯下身凑到她白皙的面容旁,低声说道:“夫人此言差矣,为夫可不止会耍嘴皮子,其他的招数也是颇为精通啊,不然为何求饶的都是你们?”

“你...”

李丽质一张俏脸瞬间爆红,抬手在他的胸口就是一拳,娇羞满满的嗔怪道:“坏人,不理你了。”

一拳捶了过去,小美人转身就跑,留下莫问偷笑不止。

看着人转眼就跑开,莫问扭回头看向这硕大的献陵,嘴角微微勾起,“好了,等下次再来看你,我还得去哄人开心呢。”

说完之后,朝着李丽质逃离的方向追了过去,“丽质等等我啊...”

~~~~~~

贞观十五年,六月中。

李世民下旨重开科举,虽然遭到以五姓七望等大世家的反对,但李世民最终还是将政策下发。

科举的重开,让许多寒窗学子有了新的出路。

自贞观二年时,李世民得到印刷术以及造纸术以后,明里暗里的大肆推广,大力举办私塾。

经过这许多年的时光,已经到了该摊牌的时候了。

世家大族虽然反对,但抵不过李世民的决心,以及民间无数百姓的期望。

于是,在隋朝时便存在的科举经历了改革。

隋朝时,本是朝廷官员互相举荐入朝的学子都是经历简单的流程,一些笔试题目,诗词歌赋。

经过李世民的改革,借用每年举办的箭术大赛的模式,先由各地方官员筛选,进行一轮笔试。

再由州县官员举荐,参加第二轮的考核。

在经历这两轮以后,由地方官员负责前往长安的花销。

为了避免徇私舞弊,若是举荐的学子没有真才实学,直接剥夺其科举的权利,举荐官员同样受罚。

若是最终录取,举荐人则可受到嘉奖。

到了长安以后,需要参加两轮笔试。

第一轮比诗词歌赋,就看平日里是否刻苦。

第二轮则是写下对于国政的一些见解,题目每年更替,只会在科考当日拿出考卷,避免泄露题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平,莫问提议进行糊名,李世民采纳。

贞观十六年。

在这一年,莫问向李世民提议,科举应当再次改革。

增加各种科目,比如法律,历史,哲学,数术,机关术,务农术等等科目。

又提议既然文可以科举,那武也是可以有的。

于是武科举也在李世民的批准下开创。

贞观十六年末。

第一批经过严格筛选的科举制度受益者诞生。

贞观十七年。

莫问在朝堂上提议,以晋王李治与吐蕃公主为桥梁,为促进两国邦交,亲自带着李治前往吐蕃求亲。

松赞干布虽然心有不甘,却在面对旁边薛礼手中方天画戟冷冰冰的寒光,再想想吐蕃境内常年驻扎的两万大唐军士,最终决定答应。

于是,李世民丝毫不吝啬钱财,也是为了弥补对李治的一些亏欠,大量的财物以及奢侈品作为聘礼送到了吐蕃。

因为莫问的阻拦,许多直接或间接可以发展国力的东西被留了下来,比如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农作用具,以及各种暂时不能流传过去的书籍。

已经十六岁的李治笑嘻嘻的跟随着,心满意足的以婿礼跟松赞干布告别。

贞观十七年中。

晋王与吐蕃公主大婚,朝堂上下各有议论。

贞观十八年。

在这一年中,薛延陀派遣使者求亲。

李世民婉言拒绝,并且言语之中略带威胁,指责其在最近几年中颇有野心,朝贡也变得敷衍了事的意思。

薛延陀使者无奈返回。

贞观十八年中,李世民力排众议,以渊盖苏文弑君篡位吊民伐罪为名,决定讨伐高句丽。

朝中大小重臣纷纷劝阻,却最终无人能阻拦他出兵的决心。

就连魏征出面都被他一甩袖子晾在一边。

加上不少武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定下出征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