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第2836章 邹衍观星推天命与变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6章 邹衍观星推天命与变通(2 / 2)

更有一统六合,如同百川归海,这是何等的壮举,此皆水德之象。故大秦应属水德无疑。”邹衍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不得不信服。

王晨神色凝重,他深知这个问题关系到大秦的国运,便继续追问道:“既为水德,其运数可有定规?水德之后,又当如何?”

“太上皇明鉴。”邹衍指向星空,仿佛要从那浩瀚的星空中寻找答案,“五德循环,周而复始,此乃天道,非人力可永久抗拒。

水德之势,在于涤荡、整合、规范,犹如江河之奔流,能破山穿石,一往无前。它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冲刷掉一切阻碍,将万物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序的规范。然大秦若想国祚绵长,需深刻理解水德之性,并顺应之。

水德主‘法’,故严明法度是立国之本,只有有了严格的法度,国家才能有序运行;水德亦主‘智’与‘变通’,故需因时制宜,不可僵化,就像水一样,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改变自已的形态。

水德还主‘藏’与‘下’,故需涵养民力,关注基层,如同水往低处流,方能汇聚成海,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

他话锋一转,带着深意说道:“然,水德亦有其弊。过刚则易折,过寒则凝冰。纯任法家,如同只取水之刚猛寒冷一面,恐失之严苛。法家虽然能够带来秩序和效率,但如果过于严苛,就会让百姓感到压抑,从而产生反抗情绪。

需知,五行相生,水能生木。木主仁爱、生长。大秦在水德稳固之后,或可渐滋木气,引入宽仁教化,使法度与仁德相辅相成,刚柔并济,如此则可延长鼎盛之期。

此即‘变通’之理,知天命而非尽信天命,在规律中寻主动之道。我们不能被天命所束缚,而要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王晨若有所思,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说道:“先生之意,天命虽定,人事犹可为?并非消极等待德运终结,而是应在明了自身所属德性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甚至未雨绸缪,为下一阶段的转化做准备?”

“正是!”邹衍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他对王晨的理解感到欣慰,“阴阳家之学,非为宿命论,而在‘敬顺天道,以为人事’。我们尊重天道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到人事中。

洞察时势,知晓潮流,方能顺势而为,甚至借势而起。如同治国,既要遵循基本法则(天道),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人事)。

明了五德终始,可知历史大势,使统治者心存敬畏,知进取亦知守成,知开创亦知过渡。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王晨长吁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中的一块重担,他感慨道:“听先生一席话,朕如拨云见日。以往只知天命难违,今日方知亦可‘以人合天’。大秦之水德,当使其如长江大河,既有奔流到海之势,亦有润泽万物之功。先生之学,深矣!”

这次拜访,让王晨从宏大的宇宙观角度重新审视帝国的位置与未来。

他仿佛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到了帝国的兴衰荣辱与天地间的规律紧密相连。心中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从容与远见。

他深知,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顺应天道,发挥人的智慧,大秦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