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刘谌会不会因此把手插进江东。
等此间事了,孙氏依然可以恢复帝号,江东仍然还是那个江东!
洛阳不同意议和的消息传回江东之后,更加坚定了这些人的想法。
司马炎拒绝议和,那江东就只有倒向蜀汉了!
很快,朱先就发现了不对劲儿。
先是军中供应前线的粮草时断时续,然后是广陵防线莫名其妙的破了几个口子。
若不是施绩发现的早,说不定晋兵就在长江南岸站稳了脚跟。
得到消息之后,朱先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军中粮草是朝廷花钱,从各家采购。
广陵防线也是各家出人统一听从调度。
事已至此,朱先哪里还能想不明白是为什么!
分明是那群人在暗地里向自己施压。
只要广陵防线出现失误,他们就立刻会向自己发难!
逼迫自己倒向蜀汉,否则就会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朱先哪里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即便是投降蜀汉,也应该自己占据头功才是!
很快,朱先便决定再派使者前往长安,以孙氏的名义向大汉称臣。
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解决孙酦。
刘谌的旨意一到建邺,自己就会完全失去对孙酦的掌控。
到时候身为大汉吴王的孙酦肯定会想尽办法对付自己。
自己也会碍于汉帝刘谌而处处受制。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汉帝的旨意到达建邺之前杀了孙酦。
让自己的外孙继位,外孙也姓孙,而且还不到一岁。
肯定也需要人来辅佐,哪怕刘谌从成都或者长安派人来,也不可能完全离开自己!
当朱家的私兵出现在吴宫的时候,孙酦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
孙酦看着凶神恶煞的朱家私兵,知道自己所有对未来的畅想都将化作泡影。
但他既没有愤怒的咆哮,也没有低声下气的乞活。
“让朕吃完这顿饭吧。”
孙酦一脸平静的说道。
朱家私兵没有阻拦。
孙酦端起碗,安静的吃完了人生最后的一顿饭。
在碗里的最后一粒米被吞下肚后。
孙酦将目光看向北面长安的方向:
“真的很羡慕你啊!”
随后孙酦便咬舌自尽。
孙酦死后,朱家私兵立刻开始动手。
将宫中内侍和宫娥一并屠戮。
兴汉十一年八月,吴帝孙酦暴死宫中。
上谥号曰“戾”!
九月,孙酦之子继位。
同月,吴国遣使入长安,愿去帝号,接受大汉册封。
并请大汉水师入长江,共御晋国!
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欢腾。
吴国去帝号向大汉称臣,虽然只是表面功夫。
但其中的政治意味却是很浓的。
这意味着如今天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重回大汉怀抱。
司马炎再也不要想着通过攻占江东的方式和大汉分庭抗礼。
而且大汉可以从两路同时出兵进攻晋国,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天下一统,已经近在眼前了!
刘谌心中却相当的平静,这是自己早就已经预料到的结果。
江东士族就像是一群待价而沽的商人。
商人是不会拼命的,拼了命还怎么挣钱!
只是孙酦竟然死了,这倒是让刘谌有点意外。
但很快刘谌就想明白了。
孙酦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注定的。
他和他的父亲孙休一样,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人。
只可惜一生命运多舛。
其父早丧,幼年时便要躲避堂兄孙皓的追杀。
好不容易在忠义之士的保护下活下来并等到孙皓暴毙。
结果却又落入朱氏之手沦为傀儡。
好不容易等来对大汉称臣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却最终倒在了重掌大权的前夜。
一生谋划,皆成泡影。
从刘协开始,到曹奂,再到如今的孙酦。
这些人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权臣当道,帝权旁落。
看似风光无限的皇帝,却是别人砧板上的一块肉,连生死都不由自己做主。
也就一个曹髦,还有几分血性,用性命将司马氏钉在耻辱柱上。
刘谌微微一叹,再抬头,眼里最后的那点怜悯消失一空。
孙酦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有野心的人当然是死了最好。
因为有野心的人总会在某个时刻,整点幺蛾子出来。
说起来,朱先倒是给自己办了一件好事。
他以为杀了孙酦,让孙酦之子继位,然后再对大汉称臣。
这样他就可以以辅佐孙氏的名义,继续执掌江东?
简直是可笑至极!
司马炎都不能容忍的事,朕又岂能容忍!
刘谌当即下旨。
第一,让陆晏立刻带着大汉水师开进长江内,阻住晋国兵马,并趁机占据长江江面。
第二,命杜预立刻返回成都,并从成都带兵前往江夏,接管江夏城防。
江夏到手,荆州就大半入了大汉的口袋。
自己就不用怕吴国将来会再翻起什么浪花来。
想了想,刘谌又下了一道旨意。
让张惇到长安一趟。
旨意下达完毕之后,刘谌才召见司马楙。
“朕有件事要你去做。”
早在来的路上,司马楙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什么意外。
“请陛下示下!”
刘谌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书信。
“纵观大汉,唯有卿与羊祜有些相熟。”
“朕手书一封,由你亲自带给羊祜。”
“告诉他,朕此次不为两国争斗,只为幽州苍生。”
“朕希望他能够放这群百姓一条生路,勿对百姓动手。”
看着刘谌递过来的书信,司马楙傻眼了。
原本以为是告诉自己一些路上的细节,没想到是让自己去找羊祜。
陛下,这不对吧......!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