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来历,对大汉的名声多有损伤。
定下策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身处晋国腹地的这些县城守卫,平日里顶多就是遇到几个刁民。
只要吓唬一下,说不定还能从对方身上讹诈一些钱财出来。
什么时候见过从战场上下来的精兵。
一个照面,这些守卫便被袭杀,紧接着县城的城门就被控制。
文鸯则趁着城门被控制,城中一片骚乱的时候派兵出击。
轻而易举的就占据了城池。
占据县城之后,文鸯只做了三件事。
杀县令等一众恶官,清理掉城里民愤极大的富人。
然后开仓放粮,把粮食发给老百姓。
即便是王朝最鼎盛的时期,那些美好也从来都不曾属于底层人民。
更遑论如今这个时代,也只有大汉治下的百姓日子能过的稍微好一点。
在看到官员和恶人被杀,粮仓又四门大开的时候。
这些腹中饥寒的百姓很快便蜂拥而至,开始抢夺那些粮食。
抢着抢着,动乱就开始了。
但这些都跟掩藏了身份的文鸯无关,在做完这些之后,文鸯便潇洒走人,赶往下一座城池。
期间也不是没有部下建议过让他收拢一些百姓为自己所用。
但最后都被文鸯给拒绝了。
百姓们抢一些粮食依然是百姓。
一旦聚集到自己身边,那就是匪。
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更何况文鸯心里也很清楚,他不是关彝。
万一引起汉帝的猜疑,他就真没有退路了。
就这样,文鸯接连劫掠了数座城池,最终在眼前这座小城停住了脚步。
看着紧闭的城门,文鸯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很开心。
因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尽可能的在晋国境内制造足够大的影响。
让他们没法安心的支援上庸。
打了个呼哨,千余兵马在城上守军满脸的紧张中绝尘而去,只留下他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等到胡奋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文鸯的干扰项成功的起到了作用。
和蜀汉对峙这么久,胡奋自认为自己已经摸清了汉军的行事风格。
这支匪徒的行事风格更像是流寇,而不是正规士兵。
这让胡奋心里着实松了一大口气。
流寇能造成的危害是极其有限的,并且只要杀了领头之人,他们往往就会自行溃散。
看着南乡郡守送来的求援信。
胡奋对弟弟胡广说道:
“你领一支兵马,去剿灭这支流寇。”
“记住,只杀匪首,余者不论。”
“杀了匪首之后,将其首级送到南乡郡守处,再让他速速告知南阳,赶紧运送粮草过来。”
胡广听完后立刻领命而去。
对于这件事,胡广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自己虽然算不得名将,但是对付区区流寇还不是手到擒来?
数日后,循着文鸯一路留下来的痕迹,胡广终于追上了文鸯的脚步。
但是看着眼前的这支兵马,胡广的眼皮子不由得突突直跳。
咸熙三年,他跟随大哥胡奋调任上庸。
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和蜀军以及吴军进行零星的作战。
到今年泰始元年,已经过去了足足七个年头。
多年的临战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来眼前的这支人马绝不可能是流寇。
他被骗了,大哥也被骗了!
所有人都被骗了!
这支兵马绝对是蜀汉的兵马!
胡广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脑门。
那些流寇行径是他们故意所为,目的就是引诱上庸出兵。
他们的目标从来都是只有上庸!
逃跑的念头只一瞬间便从胡广的心中升起。
他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哥,让大哥提前做好防备。
文鸯看着身后这支明显是正规军的队伍,嘴角终于压不住的畅笑出声。
自己在敌后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还不是为了引出晋国的正规军,借此削弱上庸的防守力量。
真是天不负人,终于让自己等到了。
眼见对方要跑,文鸯的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怎么可能让你们这么轻松的离开。
当即便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
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
很快便把胡广所带兵马杀了个对穿。
看着埋头逃跑的胡广,文鸯拍马上前。
像拎小鸡崽儿一样把胡广从马背上拎起来,夹在腋下。
调转马头就继续开始冲杀。
一刻钟过后,除了文鸯故意留的几个活口之外,战场上没有一个站着的敌人。
很快,文鸯就从这些士兵的嘴里知道了胡广的身份。
得知胡广身份后,文鸯大喜。
原本留胡广一命不过是想打探一下上庸城里的消息。
没想到居然是条大鱼!
既然是条大鱼...文鸯的心思动了。
他深入敌后的目的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上庸。
眼下守将胡奋之弟在自己手里,若是能借他骗开城门,杀入城中。
那岂不是更好?!
想到这里,文鸯看向胡广的眼神都温柔了许多。
“你既然知道逃跑,想必你也猜出来我的身份。”
“没错,我便是大汉镇虏将军文鸯,此次进入敌境,便是为了袭扰尔等后方。”
胡广听到文鸯两个字,眼睛顿时瞪的溜圆。
人的名树的影,在大晋鲜有人不知文鸯之名。
可是他什么时候成了蜀汉的镇虏将军?
“如今天下之势,大汉已占大半。”
“那司马炎不过是负隅顽抗而已,早晚必被大汉灭之。”
“尔等跟随司马炎,也不过是个身死的下场。”
“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胡广闻言顿时沉默,这个道理他又何尝不知道。
从司马炎不直接派兵支援上庸的时候,他就已经看明白了。
只是他和大哥身负皇命,无法脱身而已。
看着胡广的表现,文鸯再次开口说道:
“给你个机会,帮大汉夺了上庸,到时候算你大功一件,如何?”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