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刘谌总不能凭空变出来一堆粮食送到那些幽州百姓的手上吧?
虽然对刘谌搭救幽州百姓的举动很是敬佩,但两国之间到底是敌国。
发现敌人的弱点之后,羊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确定这个弱点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的话,那蜀汉的军粮调度就会有一到两个月之间的真空期。
这个时候,恰恰就是进攻冯翊最好的时候。
很快,一道军令就从羊祜手里传达出去,大军要对冯翊发动进攻。
接到命令的将领们对这道军令很是不解,不知道为什么大将军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进攻。
明明再过一个多月,天气就要开始变暖,那个时候才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但军令就是军令,容不得半点质疑。
大军缓缓而动,开始朝着冯翊进发。
没过多长时间,镇守冯翊的姜维就收到了敌人的动向。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姜维的眉头不由得紧皱,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还是说羊祜凭借自己的本事猜到了?
若是有人走漏了消息,那说明是自己御下不严。
可若是羊祜自己猜到的,那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姜维知道马奉从幽州带回百姓来的消息肯定瞒不过晋国。
但仅仅只凭着这点消息就分析出来自己军中有军粮调拨,甚至还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开始进攻。
这可不是一般的将领能够做到的。
姜维盯着墙上的舆图看了很久,思索着如何才能让羊祜怀疑他自己的判断,让他觉得自己军中并不缺粮。
朝廷刚刚打了上庸一战,眼下的注意力又多集中在江东那片土地上。
这会儿实在是不太适合和晋国再起战事。
而且姜维心里很清楚,只要能继续拖下去。
等陛下把江东的局面稳定住,夺取洛阳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情况下,姜维自然是想以稳为主。
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必须要用一场场战事来牵制魏国发育的时候了。
如今着急的应该是洛阳的司马炎!
忽然,姜维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明明自己是一个擅长发起进攻的人,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防守上?
打出去,让晋军觉得大汉马上要发动对洛阳的总攻,敌人试探或者进攻长安的想法不就破灭了吗?
想到这里,姜维立刻下令道:
“来人,击鼓升帐!”
很快,一众将领便齐聚一堂。
姜维看着众人说道:
“据报,羊祜已点起大军,准备对咱们发动进攻。”
听到姜维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廖文开口道:
“这种天气发动进攻,羊祜是疯了吗?”
杜翊也出声附和道:
“是啊,大将军。”
“这该不会是敌人的疑兵之计吧?”
姜维道:
“消息十分确切,并非敌人的疑兵之计!”
在场众人的面色顿时严肃起来。
从兴汉十一年朝廷完全夺取长安,自己跟随大将军镇守冯翊开始。
晋军就没有再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事,但期间还有不少小型摩擦。
但从兴汉十二年开始,几乎已经看不到晋军的主动进攻和试探。
这固然和天气十分寒冷有关,但也足以说明眼下晋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并没有放在长安。
现在突然来这么一下,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一次试探,而是真正的进攻。
“但这一次,我并不想被动防守。”
“晋军能打咱们,咱们自然也能派人去打他们。”
“我准备主动出击,让他们也掂量掂量,是不是要真的进攻咱们!”
姜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脸上顿时露出兴奋。
此时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是大汉年轻一代的将领,这些人又多半出身讲武堂。
妥妥的少壮派。
少壮派最怕的就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国朝老将以及二代或者三代子弟。
但他们的心里也十分渴望建立功勋。
因为从长安那位陛下登基之后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他是最瞧不上躺在父辈祖辈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人的。
所以在听到姜维的话后,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看到众人的反应,姜维的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一个国家,若是连年轻一代都丧失了进取心,那这个国家就完了。
这群年轻人并没有因为朝廷已经夺回长安而有懈怠,反而希望建立更大的功勋。
这是一件好事!
“廖文,杜栩!”
“冯离、刘骏!”
“末将在!”
“着你四人各领两千人马出关,去往敌人后方进行袭扰。”
“末将领命!”
“霍将军!”
霍弋闻言起身道:
“大将军请吩咐!”
“你我各领两万兵马,主动出击,去试试这羊祜到底几斤几两,如何?”
霍弋笑着说道:
“在下敢不从命!”
“伯恭!”
张翼起身道:
“大将军!”
“你自镇守冯翊,并随时准备带兵策应,以防万一!”
“在下领命!”
很快,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出关,准备去和羊祜所率晋军碰一碰。
让他知道,光凭猜,可猜不出输赢来。
在姜维和羊祜各自行动的时候。
刘谌也接到了董厥送来的奏报。
在看到旬阳刘弘发动对汉东的进攻之后。
结合之前得到的关于洛阳的情报,刘谌越发的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什么问题。
只是具体有什么问题,刘谌一时间也没法主动判断。
但唯一可以知道的是,此时的董厥肯定面临重大的防守压力。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