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举就是表明他并非寻常那般人走茶凉之辈,自已哪怕今后真因为年老体衰而做不到伺候他,他也会给自已一个较为体面的退场。
心中大石落地的海公公面带微笑的伸手向前为仁治皇帝置换茶盅内的热水。
仁治皇帝望着眼前正在忙活的海公公,他语气轻松的开口道。
“海大伴,你说朕是不是也要高举屠刀,再缓缓落下?”
“不杀一儆百,这些宗亲都以为朕是在和他们说笑。”
海公公恰好为仁治皇帝更换完略微烫嘴的香茗时,他听到仁治皇帝的这句问话,他取回茶盅的手都差点要抖一下。
杀一儆百?
陛下方才最开始的时候可是说的这些宗亲行事混账,既然要杀一儆百,那不就是要对宗室动手?
同室操戈乃是皇家大忌。
历朝历代的君王不是没有削藩的,手段高明,对朝中掌控力强的君王若是削起藩,行事都讲究一个润物细无声。
在诸多宗亲未能反应过来之时,就已将大局平定,可没见过几个削藩时还要杀一儆百的。
若是陛下真要杀一儆百,那其他宗亲万一觉得兔死狐悲,再假借什么“清君侧”“入京勤王”的名号共同起事怎么办?
届时,自已是不是就成“清君侧”旁边的奸臣了?
忽的,海公公的嘴角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接着脸上的笑容就变得更为自然。
自已何必有这么多想法,陛下就是自已的天,陛下无论有何想法,自已都应当无条件支持。
哪怕是要献出自已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陛下,兹事甚大,臣不敢妄言,恐令陛下失去判断。”
“只是微臣谏言,陛下行事当事前多思,如此方可事后少悔。”
仁治皇帝感受到自已身边海公公的心态变化,他的嘴角在不经意间显露出一丝微笑,可那抹笑容又在顷刻间消失。
他方才所言不过是为了试探海大伴而已。
削藩可以,但自已必须要有一个镇的住所有宗亲的借口,要不然,真会出乱子的。
不过海大伴的表现他还是看在眼里,心中对于海公公还是比较满意的。
用人,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至于他们的能力如何,会不会贪赃枉法,性格是否有缺陷都没有那么重要。
“海大伴,不用如此紧张,朕岂是那般不思后果之人?”
随即,仁治皇帝朝着海公公稍一招手并安排道。
“海大伴,备纸,研墨。”
“朕要给叶爱卿去封信。”
海公公瞧见仁治皇帝那般模样,他心中倍感轻松,赶忙上前一步,并给仁治皇帝铺好宣纸,压上镇纸。
想必陛下所求的破局之机就在叶文魁身上了吧?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