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再疑惑为什么非得是木兰挑起这副担子。
实在是捉襟见肘,无人可用了。
半个月前,诗人同志就带着一部分精兵强将去和白头鹰的人就“寮国”的事情打起了嘴仗。
几乎同时,那位以温润智慧著称的老者,也率领重要代表团应邀开始对联盟的一些加盟国进行国事访问。
能投入到IEC这个“技术战场”的人力,顿时显得寥寥无几。
这真是“撮子里拔大个”,像木兰这样兼具过硬背景、丰富对外交流经验和临机决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便被推到了前台,出任代表团副团长,肩负起技术与安全的双重职责。
可千万别误读为上峰不重视此次“技术插旗”。须知,连久居“吴家花园”的那位横刀立马的老帅,都被郑重请出山坐镇指挥,其决心已昭然若揭!
这个关乎未来的技术标准,我们势在必得!
就在数小时前,码头上演了一幕小小的送别。
码头上,海风猎猎。IEC代表团成员陆续登上前来接驳的交通艇。
董老一行人身着明显熨烫过的新制西装,皮鞋锃亮,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们携带的行李也远比其他人要多,几个大箱子被小心翼翼地抬上船。
"董老,您这行李可不少啊。
"一位相熟的同志随口问道。
董老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都是些给国外老朋友带的土特产,还有几件像样的行头。既然要代表国家形象,总不能太寒酸。
"
土特产?
朋友?
这借口有失水准。
你想润之前,也把要去的那个地方的基本情况搞清楚啊。
就连大老王都知道,钟表国目前的B格挺高,说那个地方有老朋友,倒不如说在高卢鸡那边有朋友来得通顺点……
依然把江夏笼在自已保护范围内的大老王不屑瘪嘴:“有些东西...怕是去了就舍不得回来了。”
“嘿嘿嘿,大老王,船上有你兄弟嘛?让他们来个一去不回咋样?”
江夏扒拉开大老王,用望远镜看了过去。
只见以董老为首的几个老翻译,衣着光鲜,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前来送行的单位同事握手时,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即将奔赴“更广阔天地”的优越感。
他们高声谈论着日内瓦的湖光山色、巴黎的时尚风情,言语间对即将见到的“西洋景”充满了向往,却鲜少提及此行的技术任务本身。
那志得意满的神态,仿佛此行不是去攻坚克难,而是去开启一段崭新的、不愿再回头的人生旅程。
“若,一去不回?”
“那便让他们,一去不回吧……”
小哥俩嘎嘎笑成一团。
嗯,别当真,这只是小哥俩的玩笑话。组织纪律虽然严明,但,仅凭着一些征兆就让人去喂鲨鱼,这种事,他们可干不出来……
不过,有人能干就是了……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