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谬误#”
“你和朋友去看电影,看了25分钟之后感觉太难看了,你跟他说:“咱撤吧。”
他说:“票钱都花了,看完得了。”
“这个就是沉没成本谬误。”
“不管你撤还是继续看,票钱都已经花了。”
“无法回收的成本,就叫做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应该在考虑范围内。”
“比如另一半跟你不合适,但都处了这么长时间了,将就将就得了,结果一辈子都不幸福。”
“开店选址、选品都错了,但已经投资那么多了,我再投入一点点,想点营销办法再坚持一下,结果扛着人员工资,租金又亏了几十万,最后负债离场。”
“其实及时止损才是对的选择。”
“之前的投资都是沉没成本,不应该再参与到决策中。”
~~~~~~
大明,洪武年间。
朱棣没去东宫找朱标。
他反而拉着朱棡一起跪下,为朱樉求情。
天家嘛,政治嘛,都是这样的。
看朱樉挨打固然很爽、很痛快,但得考虑其他。
比如……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我们知道爹您不是真的想弄死他,所以我们得跪下劝您,给您一个台阶下。
此为孝,也为恭。
朱元璋也知道两个儿子不是真心求情,但儿子给了台阶,顺着就下呗,不然怎么办?
真打死朱樉?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老三、老四,可知沉默成本之故事?”
朱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朱棡:“堕甑不顾。”
“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朱元璋看向朱樉,“你若也能像老三、老四一样说出个故事来,咱就丢了你,若是说不出——”
朱元璋猛的一甩鞭子,一阵破空声在殿中响起,恶狠狠道:“咱当年怎么抽胡人的,今天就怎么抽你!”
朱樉忙道:“始皇帝征南越,隋炀帝征高句丽!”
朱元璋不去看他,只是看向朱棣、朱棡,问道:“你们二哥,说的对吗?”
二人瞬间明悟,朱棣连忙道:“虽不全然,却也和沉默成本有些关系。”
朱棡也忙道:“是啊,爹,以二哥的脑子,能想到这两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看向朱樉,“咱不抽你,就在那里跪着吧。”
“哦,谢谢爹。”朱樉耸拉着脑袋。
朱元璋走上前踹了他一脚,没好气道:“你是要谢谢咱吗?你应该谢谢老三、老四帮你求情。”
朱樉再不情愿,也只能跪着行谢礼。
朱棣、朱棡二人也没起身,跪着还礼。
毕竟多大脸啊,兄长跪着给你谢礼?
只听过长兄如父的,没听过三弟、四弟如父的。
~~~~~~
“#巴纳姆效应#”
“正在看这条视频的你,你喜欢别人敬佩你。”
“有的时候你容易胡思乱想,总是反思自己是不是哪句话没说对、哪件事没做对。”
“有的时候你性格外向,能跟别人聊的很开心。”
“有的时候却比较内向,觉着自己待着非常舒服。”
“你觉得说的准不准?”
“格兰特拉弗做了一个实验,他把星座杂志上的一段星座描述,给到每一个实验的参与者。
告诉他们,是根据他们的星座,量身为他们定制的,结果86%的人都认为非常准,说的就是自己。”
“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人们容易接受那些模糊、笼统普遍边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人格描述,还会认定这些描述说的就是自己。”
“陷入巴纳姆效应,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你选择相信的那个人格描述,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
“人们会把生活中行为的动机,往那些人格描述里面去解释。”
“这又会进一步加强巴拉姆效应,最终会活得越来越像人格描述里面的样子。”
“而且相信那些话,就会比较信服说那些话的人。”
“你就会相信他的一些预测,比如你这个月的事业运不好,本来能处理的事,也会想:“没办法,我这个月事业运不好。”
从而丧失动力,导致事没办成。
说你这个月有贵人,那就容易盲信生活中的某个人,导致一系列的后果。”
“一些伪玄学,伪心理学就是这么骗人的。”
“所以看到这类内容的时候要反问一下自己,它的描述是不适用于大多数人?”
“如果一定要获取这类信息,那就要先了解一下这门知识。”
“比如阴阳学说、天干地支、五行、中气、相法等等。”
“要理性的研究,不能迷信。”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集市正闹热。
“这不就是街口王半仙常说的话?”
卖菜的张婆戳了戳旁边的挑夫,“上次他说我心善却易愁,我还说他算的准。”
磨剪刀的李师傅接话,“前儿去算收成,他说我时而顺时而阻,现在看,这话谁听了不觉得对?”
闻言,穿青布长衫的算命先生周铁嘴,脸涨得通红,不得不站起来,对着天幕拱手:
“王半仙是天幕所言伪玄学!”
“但我周铁嘴是真本事,不一样的!”
话音刚落,有个穿儒衫的士子打旁边过,慢悠悠念了句:
“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
若是真有龙虎地,何不寻来葬乃翁?”
周铁嘴一噎,急着摆手:“你、你懂什么!”
“龙虎地需看命格,我家人命格不够,担不起!”
“我是算命的,又不是看风水的,这是两码事!”
他越说越急,唾沫星子乱飞。
“真玄学讲究缘法、契机,哪是伪玄学的那套模糊话能比的?”
周围百姓听了,顿时哄笑起来。
有人喊:“周先生,那你倒说说,你这‘真本事’,咋跟天幕说的一个样?”
周铁嘴涨红了脸,还想辩解,可嘴里翻来覆去就是“命格不够”“算命不看风水”的话,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在笑声里,灰溜溜地退出人群。
~~~~~
“#可用性偏差#”
“也叫易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
“它指的是:人们会依靠最容易想到的例子去判断一个事物,这种判断明显不符合逻辑。”
“比如我们很容易想起那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那些没问题的食品就很难被想起。”
“这种易得性偏差,会让我们对食品安全产生非理性的担忧。”
“再比如:身边人开店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容易被想起,但大量创业失败的案例就很难被想起。”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