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世家大族,同样对叶铭无比信任,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毫不犹豫的将家中钱财送到帝国银行存储。
好处极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因此得利,十万两银子只是放着,一年就能生出一万两银子的利息,不需要投入任何的精力,也不用担心任何的风险。
除此之外,此举显然可以拉近和叶铭之间的关系,如今谁不知道叶铭是整个大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要是能和他打好关系,好处有多少,自然不必多说。
卢象升出身世家大族,家族中的钱财数量,自然是极多的,再加上卢象升如今是可以在族谱中单开一页的存在,说话的分量自然是不必多说。
一位伯爷啊,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于是乎,卢家整个家族,直接凑了二十万两白银,存入了帝国银行之中。
再比如山东的颜继祖,同样拿出了二十万两白银存入帝国银行之中。
除此之外,如今皮岛的土皇帝毛文龙,如今是真正的大财主,也是直接大手一挥,存了足足三十万两白银到帝国银行。
当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在短短两年出头的时间里,叶铭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叶铭的拥趸们存在帝国银行中的钱,就达到了两百万两。
时时刻刻都有人拉着一箱一箱的白银进入帝国银行,然后将这些白银,变成了一张存折。
只是不知道这存折,到时候能不能变成实打实的金银,所有人都不知道了。
但这么些尊贵的人物,这么多的达官贵人都这么搞,那是不是代表着风险不大?
毕竟镇北侯就算再得人心,也不可能让人拿出数万两白银白送。
这么多银子,对谁来说,都是命根子,都是决定家族命运的事情。
有些胆子大的,立刻心动了,拿着家里面大袋子小袋子里面的钱,埋在地里面,埋在床
使得整个帝国银行每天都非常忙碌,各个窗口上,都站满了前来存款的人。
而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帝国银行门庭若市!人手都不够了,宋应星只得加派人手,在帝国银行外面的广场上进行储蓄业务,将那些钱财一一检验,收入库房之中,然后发给他们存折。
宋应星看到这一幕,可以说是非常满意。
崇祯二年的最后一天,宋应星就带着捷报,去到了温榆河,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叶铭。
温榆河依旧是那副祥和的景象,稍微比寻常更冷淡一些,毕竟温榆河的工人,很多家不在温榆河,而是在京城和其他地方。
马上就要过年了,总得回家过年。
有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往京城的方向赶,官道上已经有不少马车,有些是来接家人回家的,有些是拉着马车来做生意的,类似后世的网约车,因为今天会有不少人回到京城。
除此之外,各种小摊也非常多,卖糕点、鞭炮、各色物品的,什么都有,都快要发展成一个大集市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温榆河外围,已经有了向城镇发展的势头,除了这些摊贩之外,还有不少房屋拔地而起,一排一排的,极多,如鱼鳞一般鳞次栉比,几乎布满了整个温榆河。
每一个从温榆河走出的人,几乎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