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搬迁回金陵的仪式放在了三天后,计划在总统府召开一次正式的记者会,邀请各帝国的代表参加。
这三天时间,留给各科室人员。
抓紧恢复一下办公场所,铺设好档案室、材料室等机要文件。
等搬迁仪式举办后,立马在金陵展开工作。
当天晚上,整个金陵城内暗流涌动。
尤其是刚刚搬迁回来的高官们,私底下思考如何商量。
电话怕被监听,还是碰头私聊为主。
李峰同陈部长、沈次长的谈话场面被多人提及,部门内藏不住事儿,经海军部的科员确认,金陵行政办公室批了200万用于重开海军军事学院,接下来还有一个亿的经费补充。
眼看海军部从金陵行政办公室申请到了经费,这让内政部、教育部的人眼前一亮。
城南的一家饭店里,内政部的一位副司长和教育部的主任坐在隔间里,桌上的茶早已凉透。“你听说了吗?海军部拿了200万,还是行政办直接批的。”
副司长压低声音,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你说咱们这趟搬迁的开销,到底该找山城报,还是找金陵行政办?船票每张两块银元,二十多号人的票花了近百块,还有临时租仓库的费用,补充的办公用品,这笔账总不能让科室自己垫吧?”
各部门兴师动众的从山城搬到金陵,船票、机票、住宿费之类的,看似不多,累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块钱呢,找谁报销。
教育部的许主任冷哼一声:“我办公室那笔民国三十年的办公经费,催了三回,山城那边只回了句‘暂缓拨付’,再问就没人接电话了。”
“你要是敢再去催,保不齐还会被训一顿,说咱们‘不顾大局,只盯着小钱’。”
“我听说财政部的人私下说,山城那边连军饷都快凑不齐了,哪还有心思管咱们这些行政部门的开销。可以试试找行政办公室,万一能拿到钱呢。”
统帅部拖欠经费久矣。
大家也许久没拿到补贴了。
尤其是战时,从上面大的政策讲是节俭开支,一切费用优先紧着军人,从下办事科员角度来看,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只说简单的几个数字,从开战之初到现在,军务费用从财政支出的60%达到了87.3%。
意味着统帅部绝大多数的钱,用在了军务支出上。
不仅如此,每年还有大笔的赤字。
以民国25年为例,财政收入5.59亿,军费支出13.68亿元,这笔钱从哪来的?
从四方银行借款8个亿,公债发行5个亿,才凑出了军费。
其后的几年赤字持续增加,截止到目前,赤字可能有几十亿。
收入却越来越少,因为日寇占领了很多地方,税收收不上来了。
这里边也有通货膨胀的问题,还有不断加印法币的情况。
总之一句话,财务部的现状是钱越收越少,债务越欠越多。
见微知着,从内政部、教育部两个官员的交流上,就能知晓统帅部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
军务费、政务费是支出的两大核心。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