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刘玄德此人,可有仁义否?”
“这……”
徐晃结舌,他觉得曹操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但他还是很认真给了回答。
“末将以为,刘备素以仁德称于世,行止亦有仁义之迹,故能收揽民心,为其驱驰,此为其起势之道也。”
曹操点点头,却又抛出更难一问:
“那依卿所见,孤之所为,较刘备之仁义如何?”
“呃……”
徐晃汗水涔涔而下,斟酌良久,还是给出了一个勉强的答案:
“刘备之仁在于虚,丞相之仁在于实……”
曹操呵呵一笑,却摇摇头:“汝心中可是有言,孤屠城数座,杀民无计,何谓仁乎。今又冤杀胡将,以安民心,可谓仁乎?”
徐晃惶然:“丞相,我……我没有这个意思。”
“有亦无妨!”
曹操很通透的笑了笑:“公明既为孤肝胆之交,直言便可。”
徐晃抱拳,慨然道:“丞相屠城,震的是负隅顽抗者之心胆,赏的是浴血拼杀的弟兄。何错之有?
而刘玄德,为了那所谓的‘仁德’的虚名,让跟着他的将士忍饥挨冻,自相啖食,让信赖他的百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此非真仁也!”
曹操看着徐晃,满心都是被理解和认同的释然与欣慰。
“徐公明,孤之知己也。”
……
另一边,司马懿携粮而归,知郭淮杀胡民之为,亦感心惊。
然闻其详尽汇报之后,他非但未有片言斥责郭淮之暴行,反而大加褒奖,表为大功。
因为郭淮坚决的执行了他的军令。
虽杀民无数,亦未放过一个城中之军。
这就够了。
司马懿鹰隼一般的眼睛盯着冰城,口中喃喃道:“曹公啊曹公,汝纵旷世之杰,今恐必死于我手。”
……
许都,王城。
马蹄急响,尘土飞扬,南归的斥候手执赤旗信幡,怀揣军情密函匆匆入城。
城中守卫,见此信幡,无人敢阻拦。
斥候直入曹丕府邸,带来了南汉的军报。
曹丕看过军报后身躯骤然一震,面上血色瞬间褪尽,抬起头,满面竟是惶恐之色。
华歆、彭羕等俱上前相问:“魏王,是何军情?”
“咕……”
曹丕未及对答,先咽了咽口水,方开口道:“刘备聚兵,将起五路之师,欲渡江来犯我大魏!”
“什么?”
诸臣闻之,尽皆失色,堂前霎时一片哗然,众臣皆议论纷纷。
而更令曹丕无语的是,偏偏最新来的司马懿就不在此处。
“众卿,当下该如何?”
往时南北相攻,单单一路之军都是艰难抵抗。
今五路大军并至,又该如何相抵?
“魏王,到底是哪五路大军?”
饶是曹丕久历朝堂、惯经风浪,此时声音也带着惊恐的颤抖:
“第一路军,诸葛亮统凉州之众,拟出祁山,欲取我关中之地;
第二路军,赵云领汉中锐卒,将出阳平关,进逼我陈仓;
第三路军,刘备亲率益州大军,欲出上三郡,欲攻略我武关;
第四路军,关羽、张飞督荆州水陆之师,自襄阳出兵,觊觎我樊城与宛洛;
第五路军,周瑜引江东水师,出濡须口,来攻我合淝寿春。”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