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司马懿非徐邈之流可比,即便落得“畏蜀如虎”之名,依旧不为所动,坚守壁垒。
这般沉毅隐忍,既让诸葛亮暗自佩服,又让他心底更涌起无尽的绝望。
但他终究还是想到了办法。
他派人以木牛流马佯装运粮,故意让魏军劫获木牛流马和一些蜀汉战俘。
散播其于上方谷屯粮的消息。
这一次,司马懿终于心动了。
或者说,司马懿不是心动。
而是在司马懿看来,一旦蜀汉大军有粮草供应,则可久驻不退,己方坚守耗粮之策将彻底失效,关中防线亦将陷入长期被动。
他身为西北主帅,必须根除这个威胁。
于是,他一面令部将继续坚守营寨以作疑兵,一面亲率中军主力,悄然向上方谷进发,意图一举焚毁蜀军屯粮,扭转对峙局面。
负责坚守的魏延在诸葛亮的授意下,被司马懿杀得大败。
终将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的伏击之地。
那是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谷中火起时,浓烟蔽日、烈焰冲天,司马懿父子困于核心,魏军将士哭嚎奔逃,连司马懿都已放弃挣扎。
他立于山巅,望着谷中绝境,眼中激动,似已见北伐功成之望。
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所有。
还复旧都的理想,匡扶汉室的希望,半生北伐的夙愿,以及即将燃尽的生命。
他木然的看着倾盆而下,泪水混杂在雨中,不能发出一言。
宿敌司马懿终究还是逃了。
而在这场大雨过后,他的生命也悄然的走向了尽头。
羽扇落下的那一刻,五丈原的风似也停了,蜀汉北伐的大旗,自此便失去了最坚定的执掌者。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带着无限的遗憾与愧疚,缓闭双眼。
他的生命最终停留在五十四岁。
而现在,建安十九年……
不,是彰武二年!
正是草色渐青,绿意渐浓之时,迎春花也渐渐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诸葛亮负手立于五丈原的坡上,春风拂动他的青衫,将春草的芬芳送进他的鼻间。
今年的他刚满三十三岁。
精力充沛,意气风发。
他抬眼望向渭水对岸的方向,眼底没有半点沉郁,只剩灼灼光焰。
这一次,他不必再与时间赛跑,不必再为粮草殚精竭虑,三十三岁的身躯里满是蓬勃精力,连风掠过发梢的姿态都透着潇洒。
他轻摇羽扇,薄薄的嘴角微微的一挑,英俊的脸庞浮出一丝淡泊的笑意。
“长安,亮来也……”
……
很快,高迁败回,诸葛亮打下街亭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安。
夏侯渊与钟繇皆为大惊。
贾诩苍老的眼神中亦显出困惑之色。
他觉得以徐邈高迁二人之力,配以大魏数千精兵,足以守城月余。
就算诸葛亮强攻,纵能攻克,亦必损失无计,拖延进度。
可未曾想,竟如此容易的被人攻下。
那么,是其二将无能么?
闻高干所献之计,贾诩心中竟生寒意。
此计之绝,莫说徐邈、高迁二将,纵使于禁、曹休亲往,恐怕也难逃诸葛亮的算计。
不禁生出感慨:“亮,智计深不可测,非寻常之谋所能敌也。”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