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两款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比不过现在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
但意义却不一样,至于想要超过300万次运算,目前李枭能想到的就只有cdc系列的7600计算机。
它是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标志性产品,在6600架构基础上,引入集成电路等技术进行强化,而它的运算速度则达到了千万次级别。
毕竟他之前研究出的那款计算机,就是在6600晶体管计算机上改进的。
现在在从改进的计算机上再一次改进,弄出1000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应该难度不太大。
不过这些都要再好好研究一下,这些资料也是他很久之前看的,有些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而除了计算机以外,现在简单的集成电路研究了出来,那么关于集成电路的其它应用尝试一下了。
像是工业自动化与控制、通信技术、仪器仪表与测量这些都可以尝试一下了。
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要知道有了中小集成电路,实现了更复杂、更可靠的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李枭记得pLc好像是这个时期诞生的。
“几几年来着?”,李枭回忆了一下,这才记了起来,好像是1968年的时候,帝的通用汽车公司,为了能够提升生产线的灵活性,就开始研究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装置。
也就是pLc,研究了一年的时间,等到1969年的时候,这才研究成功了第一台pLc,也就是后来的pdp-14,并用在了G生产线上。
而在这之前,工业控制主要依赖由大量继电器、接触器和定时器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但这种控制就有很多缺点,体积庞大,可靠性也受限于机械元件的寿命的长短。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生产工艺需要改变时,就需要重新设计和接线,这就很耗费时间了,严重制约了生产线的调整效率。
李枭记得上一次和罗教授聊过这件事,国内的自动化研究室已经研究出来了,并设计出了一款继电器工业控制设备。
只不过用成百上千个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连接成逻辑网络,这些成本太大了,进过试点测试过后并不实用,也就没有继续生产。
当然这其中也有集成电路的研究有关,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集成电路的潜力有多大,自然不会在耗费力气去研究明显可能落后的技术。
一直回到家,李枭这才不再思考这些事情,整个下午就陪着媳妇在外面逛了逛,之后就开始做晚饭,直到晚上这才再一次进入了空间。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