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寒门国舅> 第851章 不喝汤,要吃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1章 不喝汤,要吃肉(2 / 2)

刘健做了总结,说道,“李某人往蓟州后,陛下或会再派都御史往辽东,配合甘肃、宁夏、延绥等三边兵马,图谋出兵草原。此战旷日持久,或引来国祚危殆。劳民伤财,非百万帑币不能平息干戈。”

两位阁臣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同意小皇帝瞎折腾。

或许朱祐樘自己也明白,他才刚登基不久,地位并没有多稳固,文治先且不提,想要在武功上面有所作为,除了要求王越和张延龄等人缩小出兵规模,尽量减少开支外,更多的就是要对文臣进行遮瞒。

不跟朝中重臣说,不伸手跟户部讨要钱粮,朝廷就得默认这件事发生。

王恕眉头紧锁,问道:“户部可有向九边重镇出调钱粮的记录比如说……蓟州镇”

“蓟州镇目前还没有。”

刘健笃定地道,“不过王世昌去了三边,多番上奏跟朝廷讨要钱粮,不过户部并没有如其所愿,但王世昌就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擅自带兵进入河套地区。或在进兵前,他就先将三边过冬的钱粮挪用,等着朝廷来填补缺口。”

王恕疑惑地询问:“朝廷已在三边做了入冬前的屯留不是说,朝廷补发三边将士历年欠饷后,今年的粮草还没着落吗”

其实就是在揭穿刘健口中的危局。

你说王越挪用钱粮,但问题是三边根本就没多余的钱粮,所谓的挪用不过是你们反对王越出兵找来的借口吧

刘健反问:“如果未调用屯留的钱粮,那王世昌怎么敢直接带兵进入河套,其后更是渡过黄河,出兵往阴山照此形势发展,即便调拨二十万石军粮,外加二十万两白银作军饷,都不够用。”

眼见刘健情绪愈发激动,王恕不再言语。

旁边的徐溥用相对缓和的口吻道:“三边今年的屯田收粮,基本都没有归数,且王世昌明显让将士们自备出征粮食,或是约定好回头会补上。总归……他东挪西凑,为的就是能在朝廷严令禁止他出兵前,把出兵做成既定事实!”

王恕道:“李孜省人已到了蓟州”

“未曾。”

刘健道,“人还在京城,只是不显山不露水,似乎想低调赴任,不过陛下已暗中让训练有素的新军以及从京营抽调精锐,由其统领出兵。”

“咦新军不是都调去西北了吗”王恕问道。

刘健道:“前几批训练出的新军士兵,是被调去了三边,张国丈家的二公子身边也有一些新军。另外,此前蓟州镇调过来一批人,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算是新军的一份子……”

王恕问道:“这样啊……岂不是说,此番要调去蓟州的,正是这部分新军。”

“确实如此。”

刘健点头道,“之前新军留下两千余人作为火种,不断从京营和各军镇抽调人马前来培训,以形成良性循环。估计以后大明的军队逐渐都会被新军取代。”

王恕脸色难看,问道:“不知蓟州镇会调给李孜省多少人马或者说,即便他去了蓟州镇,最短能在多长时间内凑集出出征钱粮你们会调拨给他么”

“自然不会。”

刘健斩钉截铁地道,“这事之前就已有定论,户部不会就蓟州兵马出征之事,调一粒粮食。甚至蓟州镇将士在欠饷的补发中,也远不如三边齐整,目前官兵都在艰难度日。”

王恕好似明白了什么,点头道:“朝廷不给调粮食,蓟州本镇也没什么存留,蓟州镇的将士当下过的都是苦日子,朝不虑夕的。

“试问,李孜省到了蓟州,如何能即刻展开出兵事宜他就算是想要找人借粮,也没人能满足他吧”

“这……”

刘健一时语塞。

王恕的意思很明白,你这是在杞人忧天。

李孜省有多大的能力就算他奉命去蓟州镇领兵,你也得看他是否有那威望,更别说是当下缺兵少粮的状态。

徐溥突然发话:“即便如此,这件事也不能放松警惕。”

“愿闻其详。”

王恕以请教的口吻道。

徐溥认真道:“过去这一年多来,朝廷也不知怎的,真就多出来不少的钱粮,连宫里都在织布,大批布料被贩售到各处,京师中也有许多跟皇室有关的货栈和商铺在经营……以往说来,这些皇庄铺子要是不通过欺行霸市,是很难维持生计的,但今年……”

王恕道:“请直言。”

“太反常了。”

徐溥总结道,“就是说,哪怕陛下不通过朝廷,或也能通过张来瞻等人,从民间募集到大批钱粮,将其用在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说蓟州镇出兵,很可能就会走这路子。”

王恕摇头苦笑:“听起来还真是稀奇……皇帝用兵,竟想自行解决钱粮问题千古未曾听闻之事。”

当皇帝的,竟不是吸血鬼,拿朝廷的府库当成自家钱袋子用,竟还想建个自己经营所得的小金库,并以此来维持大笔开销

现在当皇帝的,都嚣张到完全甩开朝廷自己做事了

徐溥道:“说起来,或是先皇留下的家底。”

王恕心中不以为意,脸上却浮现感兴趣的神色,问道:“那就是说,陛下现在用的钱粮,是先皇时留存下来的”

“不清楚。”

徐溥心中想说,十有八九都不是,以我在东宫为讲师时的见闻,先皇宠幸万贵妃,为博心上人一笑,在天下间搜寻奇珍异宝,基本把府库给掏空了,但为了体现反对小皇帝用兵的合理性,只能说这很有可能是成化帝贪墨的朝廷钱粮,被存在皇庄等地,现在被朱祐樘拿出使用。

刘健同样是东宫讲官,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内情但他也故意装糊涂,提醒道:“先皇重用近佞,比如说这个要去蓟州任巡抚的李某人,之前负责黄河改道,耗费巨大,所用应该都是先皇积累的家底……或者说,这些本该都属于朝廷所有。”

“嗯。”

王恕脸上平添几分恼色。

如果单看弘治朝时李孜省的所作所为,王恕都快忘了李孜省是个怎样的臣子。

现在他突然醒悟,李孜省根本就是个奸臣,早在成化朝时便贪赃枉法,甚至还针对过他,既如此,那就不能给李孜省掌握军政大权的机会……

一天是奸臣,就永远是奸臣,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

让这种人去蓟州,祸害地方军将和百姓也就罢了,很可能会祸害大明立国的根基。

王恕问道:“那该如何反对”

“明日早朝,联名向陛下谏言反对。”刘健道,“李孜省或在这两日便动身出发,且会带兵走。等他到蓟州后,再想把人追回来,就很困难了。纵虎归山极为不智,王世昌去西北后,不也是一去不回”

王恕道:“蓟州镇就在京师眼皮子底下,李某人不至于如此吧”

徐溥提醒道:“不得不防。李孜省对于用兵等事,非常热忱,总不能坐视他祸害朝堂,置之不理吧”

“嗯。”

王恕点头道,“既如此,应当跟户部和兵部的人打好招呼。”

“对。”

徐溥道,“也得跟马负图说这件事,他对于军事了解颇多,如今涉及军务,外调都御史,也应当由都察院审核才可。无论怎么排,都轮不到李孜省头上。”

王恕点头:“好。明日早朝,我等据理力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